• [单选题]使蛋白质分子在280nm具有光吸收的最主要成分是
  • 正确答案 :D
  • 色氨酸的吲哚环

  • 解析:答案:D。色氨酸、酪氨酸以及苯丙氨酸在280nm波长附近有吸收峰,但色氨酸的最强,苯丙氨酸最弱,其他氨基酸在该处元吸收。

  • [单选题]在液体培养基上细菌生长后不会出现
  • 正确答案 :C
  • 菌落

  • 解析:细菌菌体接种于半固体培养基中或液体培养基中,是不能形成菌落的。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的无鞭毛的细菌只沿着穿刺线生长,而有鞭毛的细菌可在穿刺线的周围扩散生长。细菌菌体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细菌生长后能使液体培养基变得混浊。答案选C

  • [单选题]非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A
  • 无典型细胞结构,仅由核心和蛋白质衣壳组成,核心中只有一种核酸,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 解析:非细胞型微生物是结构最简单和最小的微生物,它体积微小,能通过除菌滤器,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宿主活细胞内生长增殖的微生物。

  • [单选题]下列不良反应中,属于病因学C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是
  • 正确答案 :E
  • 致畸、致癌、致突变

  • 解析:按病因学可分为A型药物不良反应、B型药物不良反应和C 型药物不良反应。(1) A型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常规作用有关,如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继发反应等。是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一般与药物剂量有关,其发生率虽高但死亡率低。(2) B型药物不良反应:与正常药理作用有关,反应的发生与 剂量无关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等属于该类反应。(3) C型药物不良反应:有些不良反应难以用A型、B型来分 类,如由于药物的作用致癌、致畸等。

  • [单选题]测定样品的重复性实验,至少应有多少次测定结果才可进行评价
  • 正确答案 :B
  • 9

  • 解析:答案:B。测定样品的重复性实验,至少应有9次测定结果才可进行评价。

  • [单选题]小剂量用于防止血栓形成
  • 正确答案 :B
  • 乙酰水杨酸

  • 解析:小剂量乙酰水杨酸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故答案为B。

  • [单选题]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当体温低于调定点时,主要是热敏神经元兴奋,使产热增加

  • 解析:外周温度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中枢温度感受器分布在脊髓、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起调定点的作用。当体温高于该值时,热敏神经元兴奋,使皮下血管舒张、发汗等一系列散热活动加强。

  • [单选题]审核处方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 核对药品后签名

  • 解析:1、审核内容: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包括:处方类型(麻醉药品处方、 急诊处方、儿科处方、普通处方)、处方开具时间、处方的报销方式(公费医疗专用、医疗保险专用、部 分自费、自费等)、有效性、医师签字的规范性等。2、审核用药适宜性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1)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3)剂量、用法和疗程的正确性;4)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5)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7)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医。3、药品调配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 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其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或吊销执业证书

  • 解析:答案:B。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 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缓聘、解职待聘、解聘、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 [单选题]阿司匹林
  • 正确答案 :A
  • 主药

  • 解析:阿司匹林和咖啡因是主药;干淀粉是崩解剂;17%淀粉浆是黏合剂;滑石粉是助流剂。

  • [单选题]鞣质是多元酚类化合物,可与之产生沉淀的是
  • 正确答案 :B
  • 蛋白质

  • 解析:答案:B。鞣质又称单宁,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鞣质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故可用来鞣皮,即与兽皮中的蛋白质相结合,使皮成为致密、柔韧、难于透水且不易腐败的革,因此称为鞣质。

  • [单选题]与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无关的因素是
  • 正确答案 :D
  • 混悬剂的给药途径

  • 解析: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混悬剂中的微粒受重力作用产生沉降时,其沉降速度服从Stoke`s定律:式中,V—为沉降速度,cm/s;r—为微粒半径,cm;ρ1和ρ2—分别为微粒和介质的密度,g/ml;g—为重力加速度,cm/s2;η—为分散介质的粘度,泊=g/cm?s,l泊=0.1Pa?s。由Stokes公式可见,微粒沉降速度与微粒半径平方、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成正比,与分散介质的粘度成反比。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愈大,动力稳定性就愈小。增加混悬剂的动力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是:①尽量减小微粒半径,以减小沉降速度;②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以减小固体微粒与分散介质间的密度差,这就要向混悬剂中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在增加介质粘度的同时,也减小了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同时微粒吸附助悬剂分子而增加亲水性。混悬剂中的微粒大小是不均匀的,大的微粒总是迅速沉降,细小微粒沉降速度很慢,细小微粒由于布朗运动,可长时间悬浮在介质中,使混悬剂长时间地保持混悬状态。

  • [单选题]某一行政区域内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是
  • 正确答案 :D
  •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 解析:卫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 [单选题]下列关于单独粉碎法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D
  • 含糖类较多的黏性药材应单独粉碎

  • 解析:单独粉碎适用:1.氧化性药物、还原性药物;2.贵重药物、细料药物;3·毒性药物;就是氧化性与还原性必须单独粉碎否则可引起爆炸。贵重药物单独粉碎可减少对药物不必要损耗 、例如麝香、珍珠等。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3wye9.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骨外科(正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中药学(副高)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临床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儿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康复科) 中医学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