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咽喉炎 哮喘 上消化道出血 食管狭窄
ABCD
题目:下列哪些症状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
解析:1.反流症状反流为胃或食管内容物不费力地反流到口咽部,无恶心、干呕和腹肌收缩先兆,如反流物为不消化食物即称为反食,如为酸味液体则为反酸,少数情况下可有苦味的胆汁或肠液。2.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的症状 主要有烧心、吞咽困难、胸痛。反流物刺激食管深层上皮感觉神经末梢后产生烧心, 3.食管以外的刺激症状包括无季节性发作性夜间哮喘、咳嗽、睡醒后声嘶等。 4.并发症 ①食管狭窄:反复发生的RE产生纤维组织增生,导致食管狭窄,发生率为8%~20%,可引起吞咽困难、梗噎、呕吐、胸痛等;Barrett食管:有恶变倾向,每年癌变率约0.5%,国外85%的食管腺癌发生于Barrett食管;③上消化道出血:RE患者因食管粘膜糜烂或溃疡可发生少量出血。故ABCD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属于D-青霉胺的不良反应的是
骨髓抑制
变态反应
维生素B缺乏症
皮肤损害
蛋白尿
解析: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 可出现全身瘙痒、皮疹、荨麻疹、发热、关节疼痛和淋巴结肿大等过敏反应。重者可发生狼疮样红斑和剥脱性皮炎。BD正确2、消化系统 可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味觉减退、口腔溃疡、舌炎、牙龈炎及溃疡病复发等。少数患者出现肝功异常(氨基转移酶升高)。3、泌尿生殖系统 部分患者出现蛋白尿,少数患者可出现肾病综合征。用药6个月后,有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肾病综合征。E正确。4、血液 可导致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严重者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溶血性贫血。A正确。5、神经系统 可有眼睑下垂、斜视、动眼神经麻痹等。少数患者在用药初期可出现周围神经病变。长期服用可引起视神经炎。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时,易加重神经系统症状,可导致痉挛、肌肉挛缩、昏迷甚至死亡。6、代谢/内分泌系统 本药可与多种金属形成复合物,可能导致铜、铁、锌或其他微量元素的缺乏。C正确。7、呼吸系统 可能加重或诱发哮喘发作。8、其他 本药可使皮肤变脆和出血,并影响创口愈合。
[单选题]镇肝熄风汤的君药是( )
怀牛膝
[多选题]治疗促胃液素瘤的关键在于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
手术切除肿瘤
解析:治疗促胃液素瘤包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手术切除肿瘤。治疗包括:1、内科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奥曲肽;2、外科治疗 手术切除肿瘤 3、化疗 包括链佐星(链脲霉素)、链佐星(链脲霉素)加5-氟尿嘧啶、或两者合用再加阿霉素。故选:ACD。
[多选题]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可同时伴有胃体黏膜灶性萎缩
可伴有浅表性胃炎
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无关
可能与胆汁反流有关
解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迄今尚未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缺铁性贫血:很多事实说明缺铁性贫血与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2.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空肠吻合术后,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胃蛋白酶反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3.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继续: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4.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但是萎缩性胃炎可能与之无关。一般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有以下治疗。1,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适用于伴有胃粘膜糜烂、萎缩及肠化生、异型增生者;伴有消化不良症状者,伴有胃癌家族史者。2,对消化不良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者,可给予抑酸抗酸、促胃肠动力药,胃粘膜保护药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及中药等。故E错误。
[多选题]肠结核可有
腹泻、便秘交替
好发于回盲部
可有结核毒血症状
解析:1.溃疡涉及乙状结肠或横结肠时,大便可含黏液、脓液,但便血者少见。此外,间有便秘,大便呈羊粪状,腹泻与便秘交替。故C正确。2.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的表现 常有结核毒血症,以溃疡型肠结核为多见,表现轻重不一,多数为午后低热或不规则热、弛张热或稽留热,伴有盗汗。E正确。3.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肠道后,多数在回盲部引起结核病变,D正确。4..肠梗阻,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故B错误。5.A少见,故错误。
[多选题]痰饮的致病特点是( )
阻滞气血运行
影响津液代谢
易扰乱神明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615zn.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