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溶液进行膀胱冲洗
B
题目:关于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预防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吸烟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包括
尼古丁刺激儿茶酚胺释放,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阈值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高结合力增加碳氧血红蛋白的水平,影响氧的交换
一氧化碳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脂质的沉积
尼古丁可以诱发冠状动脉痉挛
尼古丁增加血小板对内膜的黏附能力和血小板的聚集性
[多选题]目前认为肺泡蛋白沉着症的可能发病机制有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清除障碍
GM-CSF抗体存在
肺泡巨噬细胞功能障碍
GM-CSF生成减少
解析:肺泡蛋白沉着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有以下几种假设:(1)表面活性物质清除障碍:电镜观察发现肺泡蛋白沉积物和全肺灌洗物在结构上与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的含有层状体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非常相似,提示肺泡蛋白沉积物可能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代谢障碍有关。目前大多数证据表明肺泡蛋白沉积物可能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清除障碍所致,而不是产生过多。(2)肺泡巨噬细胞功能缺陷:许多学者发现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肺泡巨噬细胞存在着化学趋化活性低、吞噬功能和吞噬溶酶体活性下降等情况,Gonzalez等报道正常人的肺泡巨噬细胞与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肺泡灌洗液共同培养时,正常人的肺泡巨噬细胞就会丧失吞噬能力,提示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存在着抑制肺泡巨噬细胞的因子。最新研究表明肺泡巨噬细胞功能缺陷可能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不足或与GM-CSF/IL-3/IL-5受体β链缺陷有关。(3)继发于其他疾病。(4)吸入物的异常损伤。(5)基因突变。(6)GM-CSF及其受体异常:1994年Dranoff等发现在去除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小鼠肺泡有蛋白样物质沉积,之后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目前已证实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存在着细胞因子调节平衡的失调,即IL-10表达升高和GM-CSF表达减少以及GM-CSF/IL-3/IL-5受体β链缺失的情况。总之,肺泡蛋白沉着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上述任何一种病因均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病例,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
[单选题]患者,男性,23岁,在输血后出现咖啡色尿,尿常规蛋白(+ + +),隐血(+ + + +),其中发生蛋白尿的类型为
溢出性蛋白尿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6jz3l.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