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翻身、叩背
E
题目:促进长期卧床病人排痰的简单有效措施是
解析:协助病人进行增加肺活量的训练,促进排痰和胃肠功能恢复。促进长期卧床病人排痰的简单有效措施是翻身、叩背。
【该题针对“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传染病患者的护理道德要求是
争分夺秒,竭尽全力抢救病人
预防为主,对社会负责
尊重科学,科学防治
无畏无惧,无私奉献
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解析:染病患者的护理道德要求是争分夺秒,竭尽全力抢救病人;预防为主,对社会负责;尊重科学,科学防治;无畏无惧,无私奉献;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故选ABCDE。
[单选题]新生儿期筛查苯丙酮尿症进行Guthrie测定是在给小儿喂奶后
2~3日
解析:新生儿喂奶3日后,采集足跟末梢血,吸收再生厚滤纸上,晾干后邮寄到筛查中心,采用Guthrie细菌生长抑制试验半定量测定,其原理是苯丙氨酸能促进已被抑制的枯草杆菌重新生长,以生长圈的范围测定血中苯病氨酸的含量,亦可在苯丙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进行比色定量测定,其假阳性率较低。
[多选题]关于麻疹的预防,叙述正确的是
患者隔离一般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至出疹后10天
易感儿接触患儿后,从第1天起隔离观察直至出疹后21天
易感儿接触患儿后用过被动免疫制剂者,应延长隔离期至28天
易感儿接触患儿后5天内肌内注射麻疹疫苗球蛋白,可使其免于发病
解析:麻疹的预防措施:
(1)管理传染源: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对接触麻疹的易感儿应隔离观察3周,并给予被动免疫。
(2)切断传播途径:患儿居室通风换气每日2次并消毒,病房保持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患儿衣物应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减少不必要的探视;接触者离开后立即在阳光下或流动空气中停留30分钟;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应洗手、更换隔离衣。
(3)保护易感儿:流行期间易感儿应避免去公共场所。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者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18~24月龄时进行复种。体弱易感儿接触麻疹患者后及早注射免疫血清球蛋白,以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被动免疫只能维持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措施。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于免疫血清球蛋白,可预防麻疹发病;超过6天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
[单选题]新生儿期感染后最常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拒乳
[单选题]对芽孢有杀灭作用的消毒剂是
2%碘酊
[多选题]组织的概念具有四层含义
组织是一个人为的系统
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目标
组织必须要有分工与协作
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责任制度
[单选题]小儿开始出现深度的感觉能看到小物体的时间是
8~9个月
解析:6~7个月时目光可随上下移动的物体垂直转动,出现眼手协调动作,追随跌落的物体,开始认识母亲和常见物品如奶瓶,喜红色等鲜艳明亮的颜色;8~9个月时开始出现视深度的感觉,能看到小物体。
[单选题]最常见的能够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是
病毒
解析: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90%是病毒。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请用Apgar评分法,评定以下新生儿为多少分:新生儿出生后,四肢青紫,吸痰器清理呼吸道时患儿有恶心表现,四肢稍屈,心搏90次/分,呼吸浅,慢、不规则
5分
解析:1.皮肤颜色:评估新生儿肺部血氧交换的情况。全身皮肤呈粉红色为2分,手脚末梢呈青紫色为1分,全身呈青紫色为0分。 2.心搏速率:评估新生儿心脏跳动的强度和节律性。心搏有力大于100次/分钟为2分,心搏微弱小于100次/分钟为1分,听不到心音为0分。 3.呼吸:评估新生儿中枢和肺脏的成熟度。呼吸规律为2分,呼吸节律不齐(如浅而不规则或急促费力)为1分,没有呼吸为0分。 4.肌张力及运动:评估新生儿中枢反射及肌肉强健度。肌张力正常为2分,肌张力异常亢进或低下为1分,肌张力松弛为0分。 5.反射:评估新生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对弹足底或其他刺激大声啼哭为2分,低声抽泣或皱眉为1分,毫无反应为0分。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6zm4g.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