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地龙与僵蚕的共同功效是
正确答案 :C
息风止痉
解析:地龙
【应用】
1.高热惊痫,癫狂。
2.气虚血滞,半身不遂。
3.痹证。
4.肺热哮喘。
5.小便不利,尿闭不通。
僵蚕
【应用】
1.惊痫抽搐。
2.风中经络,口眼斜。
3.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
4.痰核,瘰疬。能软坚散结。
【用法用量】 煎服,5~9g。研末吞服,每次1~1.5g。散风热宜生用,其他多制用。
[单选题]在面部,眉梢凹陷处的穴位是
正确答案 :B
丝竹空
解析:丝竹空
定位 眉梢的凹陷处。
主治 ①癫痫;②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动等头目病证;③齿痛。
操作 平刺0.3~0.5寸。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的机理是
正确答案 :B
清阳衰于下而不能升
解析: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单选题]温病见发热,口渴,心烦,干咳气喘,咽干鼻燥,胸满胁痛,舌边尖红,脉数,其治疗宜用
正确答案 :D
清燥救肺汤
[单选题]肾气不固证不可以出现
正确答案 :C
小便频数而痛
[单选题]蕲蛇的主治病证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D
跌打损伤瘀痛
解析:蕲蛇
药性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应用
1.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
2.小儿惊风,破伤风。
3.麻风,疥癣。
4.瘰疬、梅毒、恶疮。
用法用量煎汤,3~9g;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日2~3次。或酒浸、熬膏、入丸、散服。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者忌服。
[单选题]寒湿痹痛,腰以下明显者,最佳选药是
正确答案 :C
独活
解析: 独活
药性辛、苦,微温。归肾、肝、膀胱经。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应用
1.风寒湿痹,腰膝酸痛。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
2.表证风寒挟湿。
3.少阴头痛,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苦燥,易伤气耗血,无风寒湿邪或气血虚者慎用。
[单选题]《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其"肾"指的是
正确答案 :A
肾阳虚
[单选题]据《素问·评热病论》,风厥的治疗应“表里刺之”,其中“里”是指
正确答案 :C
少阴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不属四大怀药的是
正确答案 :D
砂仁
[单选题]木香具有的功效是
正确答案 :A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单选题]枳实导滞丸与木香槟榔丸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正确答案 :A
大黄、黄连
[单选题]正常成人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
正确答案 :D
0.12~0.20s
解析:P-R间期:0.12~0.20s
QRS波 正常人的胸导联,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至最大,S波逐渐变小甚至消失。
时限:0.06~0.10s
V1、V2导联:为RS型,R/S<1、RV1<1.0mV,反映右心室电位变化。
V5、V6导联呈QR、QRS、RS型,R/S>1、RV5<2.5mV,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
Q波深度:除avR可以出现较深的Q波外,其深度<同导联R波的1/4,时间<0.04s ;V1、V2导联不可能出现Q波。
ST段:下移<0.05mV,抬高除V1~V3导联<0.3mV,其余导联均<0.1mV。
T波:与主波方向一致,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
[单选题]以下各项对头痛病因病机概括较全面的是
正确答案 :C
外感和内伤
解析:头痛总体上分为外感和内伤头痛两大类。
1.外感头痛
主症 头痛连及项背,发病较急,痛无休止,外感表证明显。
2.内伤头痛
主症 头痛发病较缓,多伴头晕,痛势绵绵,时止时休,遇劳或情志刺激而发作、加重。
[单选题]生姜善治何种呕吐
正确答案 :B
胃寒呕吐
解析:生姜
性能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应用
1.风寒感冒。
2.脾胃寒证。
3.胃寒呕吐。为“呕家圣药”。
4.肺寒咳嗽。
此外,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捣汁服。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之性是
正确答案 :C
阴静阳躁
解析: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8dr3l.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