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大建中汤和小建中汤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饴糖

  • 解析:小建中汤: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

  • [单选题]患者男,60岁。头晕目眩,泛泛欲吐,兼见心悸失眠、面色不华,纳呆腹胀,舌淡,苔薄白润,脉弱。治疗应当在主穴基础上加用
  • 正确答案 :A
  • 脾俞、气海


  • [单选题]下列各项,关于面痛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面痛好发于男性

  • 解析:面痛 【病因病机】 面痛多与外感邪气、情志不调、外伤等因素有关。风寒之邪侵袭面部阳明、太阳经脉,寒性收引,凝滞筋脉,气血痹阻;或因风热毒邪,侵淫面部,经脉气血壅滞,运行不畅;外伤或情志不调,或久病成瘀,使气血瘀滞。上述因素皆可导致面部经络气血痹阻,经脉不通,产生面痛。 【辨证】 主症 面部疼痛突然发作,呈闪电样、刀割样、针刺样、电灼样剧烈疼痛,持续数秒到2分钟。发作次数不定,间歇期无症状,痛时面部肌肉抽搐,伴面部潮红、流泪、流涎、流涕等,常因说话、吞咽、刷牙、洗脸、冷刺激、情绪变化等诱发。 眼额部痛,主要属足太阳、手少阳经病证,为三叉神经第1支即眼支痛。上颌部、下颌部痛主要属手、足阳明和手太阳经病证。上颌部痛为三叉神经第2支即上颌支痛;下颌部痛为三叉神经第3支即下颌支痛。

  • [单选题]胸痹轻证见症为
  • 正确答案 :D
  • 胸中气塞,短气

  • 解析:胸痹病机 原文: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病因病机:阳微指寸脉微;阴弦指尺脉弦。脉见寸微尺弦,微脉见于寸口,可知上焦的阳气虚衰;弦脉见于尺部,可知下焦的阴寒痰浊壅盛,上虚则阴寒痰浊自下乘之,阻闭胸阳故见胸痹心痛。由于上焦阳虚,水气痰饮等阴邪便乘虚而居于阳位,故导致胸中闭塞,阳气不通,不通则痛,故云“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四逆散主治证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心烦喜呕

  • 解析:四逆散主治阳郁厥逆之手足不温,腹痛,泄利下重或肝脾不和之胁肋胀痛,脘腹疼痛等症。

  • [单选题]治疗肾阳不足、肠燥津枯便秘,应选用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肉苁蓉

  • 解析:肉苁蓉可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治疗肾阳不足、肠燥津枯便秘,故应选C。

  • [单选题]三焦辨证中的中焦病证包括
  • 正确答案 :A
  • 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

  • 解析:温邪自上焦传入中焦,脾胃二经受病。若邪从燥化,表现为阳明燥热伤阴之证;若邪从湿化,则成为太阴湿热证。

  • [单选题]鉴别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最有意义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有无汗出

  • 解析:太阳病证 临床表现:恶风寒、脉浮、头项强痛 太阳中风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太阳伤寒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 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 [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png]

  • [单选题]巴戟天、淫羊藿与仙茅均具有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B
  • 补肾助阳


  • [单选题]以下哪组经脉属于表里关系
  • 正确答案 :E
  •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 解析:表里配对关系:   脏腑的属络关系就是相应经脉的表里关系:6对   太阴----------------阳明   厥阴----------------少阳   少阴----------------太阳

  • [单选题]既能镇惊安神,平肝潜阳,又能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磁石

  • 解析:磁石   性能:咸,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应用:   1.心神不宁、惊悸、失眠及癫痫。   2.头晕目眩。   3.耳鸣耳聋,视物昏花。补益肝肾,有聪耳明目之功。   4.肾虚气喘。有益肾纳气平喘之功。   用法用量:煎服,9~30g,宜打碎先煎。   使用注意:因吞服后不易消化,如入丸散,不可多服,脾胃虚弱者慎用。

  • [单选题]患者头胀且痛,胸闷,口不渴,身重而痛,发热体倦,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缓。其证候是
  • 正确答案 :C
  • 伤湿


  • [单选题]治疗肝阳上亢头痛可选用的腧穴是( )
  • 正确答案 :D
  • 太冲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8e519.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妇产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高) 核医学(正高) 内科护理(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口腔助理医师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