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关于中枢性疼痛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中枢性疼痛是脊髓空洞症常见的首发症状

  • 解析:A.卒中、脊髓损伤和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出现中枢性疼痛。中枢性疼痛多发生在大脑和脊柱手术后,机制可能是脊髓丘脑的传输中断。 B.脊髓空洞症可产生疼痛,且疼痛的发生可能比其他任何疾病相关征兆提前了数年出现。 C.SCI的病理生理学尚未完全阐明,但脊髓和脊髓上通路均可能参与。 D.传入纤维部分或完全中断导致突触前末梢的退化和功能结构的改变失神经突触部位可由其他轴突支配,且先前无效突触可能变活跃(揭露)。

  • [单选题]泄泻发病外因中主要的邪气是( )
  • 正确答案 :D
  • 湿邪


  • [单选题]手术人员术前准备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没有戴无菌手套的手不能接触手套的外部,戴手套后的手可接触皮肤

  • 解析:没有戴无菌手套的手不能接触手套的外部,戴手套后的手不能再接触皮肤。

  • [单选题]腰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适用于(  )。
  • 正确答案 :D
  • 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症


  • [单选题]一位行政助理因上背部诸多触发点而拟择期接受干针疗法。这一治疗方法最常见的适应证是()
  • 正确答案 :D
  • 灭活肌筋膜触发点以便施行物理治疗

  • 解析:答案A、B和C分别是肌筋膜触发点针刺疗法的治疗作用、诊断作用和辅助治疗作用,而答案D则是该技术最为常见的适应证。干针疗法很少用于永久性排除某个触发点,除非是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急性期。   肌筋膜触发点的灭活似乎是针在触发点内的机械运动的作用,因为在没有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触发点也可被灭活。但是,应用局麻药可使患者更为舒适,且其对疼痛的缓解作用更为持久。   在用手指定位并手动稳定紧绷带内的触发点后,迅速将针穿过皮肤进入触发区域。局部颤搐反应或者患者诉牵涉痛则预示着针进入了触发区域。可以注入0.1-0.2ml局麻药。将针退回至皮下,改变进针角度,从而使之再一次刺入肌肉到达另一个触发区域。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评估一块漏斗状的肌肉而不必将针从皮下退出。用这个方法对触发区域进行探索,直至不能引出更多的局部颤搐反应。至此,紧绷带通常已经消失,而由触发点引起的自发性疼痛通常也已消退。有经验的患者甚至可以知道在何时触发点已经被灭活。

  • [单选题]患者面赤舌红,尤其舌尖深红起刺,脉数,是因为( )
  • 正确答案 :C
  • 心火过旺


  • [多选题]关于糖皮质激素的禁忌证,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BCDE
  •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溃疡病和精神病患者

    骨质疏松症患者

    严重感染者和孕妇


  • [单选题]手术后疼痛可导致机体释放的内源性物质
  • 正确答案 :A
  • 交感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释放的儿茶酚胺增加

  • 解析:手术后疼痛可使机体释放的交感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释放的儿茶酚胺增加、肾上腺皮质释放的醛固酮和皮质醇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加。

  • [单选题]骶髂关节痛在慢性腰背痛患者中的发生率为()
  • 正确答案 :B
  • 15%

  • 解析:有15%慢性腰背痛的患者同时患有骶髂关节痛。

  • [单选题]一位43岁男性跑步者,主诉每次跑步时出现约10min双侧小腿前面钝痛,休息后消失。患者诉由于疼痛和双足第一、第二趾间感觉迟钝,他被迫停止跑步。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E
  • 小腿慢性劳累性前筋膜室综合征

  • 解析:小腿慢性劳累性前筋膜室综合征可能发生于跑步者,足球运动员以及赛车手。大拇趾被动背屈时可出现胫前麻木,疼痛加重,拇长伸肌无力及足第一、第二趾间感觉减退。75%—95%的症状发生于双侧。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92mjl.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小儿外科(正高) 妇产科(正高) 内科护理(正高) 结核病学(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2)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中医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8) 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代码:349)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