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检测T细胞增殖反应的形态学检查法缺点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 特异性较差

  • 解析:检测T细胞增殖反应的形态学检查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基层实验室应用,缺点是需要肉眼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易受主观因素影响,重复性、准确性较差。

  • [单选题]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叙述以下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 是最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

  • 解析: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是较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常规监测指标,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更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是糖化终末产物。

  • [单选题]体内缺铁时,最早表现是
  • 正确答案 :A
  • 储存铁减少

  • 解析:临床缺铁分为三个阶段。①缺铁期:储存铁下降,早期出现血清铁蛋白下降;②缺铁型红细胞生成期:储存铁进一步减少,铁蛋白减少,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和游离原卟啉升高,出现一般症状;③缺铁性贫血期:除上述特点外,尚有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并出现多个系统症状。

  • [单选题]经免疫产生IgG抗体的患者最常见的输血反应是
  • 正确答案 :A
  • 溶血反应

  • 解析:血清中经免疫产生IgG抗体,当输血再次遇到对应的红细胞抗原则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

  • [单选题]下列检验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诊断价值,除外
  • 正确答案 :B
  • 平均血小板体积减少

  • 解析: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

  • [单选题]下列关于消毒灭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间歇灭菌法只能杀死细菌的繁殖体

  • 解析:间歇灭菌法可杀死细菌繁殖体和芽孢,将待灭菌的物品用流通蒸汽法杀死细菌繁殖体,再将待灭菌的物品置37℃温箱中过夜,使芽孢发育成繁殖体,次日再通过流通蒸气法灭菌,连续3次可杀死细菌芽孢。

  • [单选题]不属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基本特征是
  • 正确答案 :A
  • Auer小体

  • 解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基本特征是:①过氧化物酶(POX)与苏丹黑(SBB)染色:各阶段淋巴细胞均阴性,阳性的原始细胞<3%,可能是残存的正常原始粒细胞。部分患者成熟中性粒细胞内该酶的活性明显增高。②糖原(PAS)染色:20%~80%的原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显红色颗粒状、块状或呈环状排列,而其胞质背景清晰。③酸性磷酸酶(ACP)染色:T细胞阳性,B细胞阴性。④α-丁酸萘酚醋酶(α-NBE)染色:呈阴性反应。⑤NAP积分:往往增高。

  • [单选题]判断灭菌的效果是
  • 正确答案 :A
  • 芽胞是否被杀死

  • 解析:芽胞抵抗力强,判断灭菌的效果是芽胞是否被杀死。

  • [单选题]下列哪种方法属巴氏消毒法
  • 正确答案 :C
  • 加热62℃30分钟

  • 解析:巴氏消毒法有两种:一是61.1~62.8℃30min;另一是71.7℃15~30s,目前主要用于牛乳的消毒。

  • [单选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常发生于下列疾病,其中哪项不正确
  • 正确答案 :B
  • 肌肉血肿

  • 解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常发生于严重感染(败血症、重症肝炎)、严重创伤(挤压伤、大面积烧伤、体外循环)、广泛性手术(扩大根治术)、恶性肿瘤(广泛转移、AMLM3)、产科意外(羊水栓塞、胎盘早剥)以及其他疾病等。

  • [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 正确答案 :C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解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 [单选题]最可能检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的检测物是
  • 正确答案 :A
  • 成形粪便

  • 解析:滋养体只有在体内比较干燥的环境下才能脱水形成包囊。

  • [单选题]正常红细胞主要分布范围在
  • 正确答案 :D
  • 50~200fl

  • 解析: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其主要分布范围在50~200fl。

  • [单选题]有关白假丝酵母菌生物学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不能在普通琼脂上生长

  • 解析:白假丝酵母菌可以在普通琼脂上生长,本菌在血琼脂或沙保氏琼脂上,37℃或室温孵育2~3日后,生成灰白乳酪样菌落。

  • [单选题]最幼稚的网织红细胞是
  • 正确答案 :E
  • 丝球型

  • 解析:网织红细胞根据不同发育阶段分5型,分别是:0型,有核红细胞胞质内含网状物,见于骨髓。 1型(丝球型),红细胞充满网状物,见于骨髓。 2型(网型),红细胞网状物结构松散,见于骨髓。 3型(破网型),红细胞网状结构稀少,呈不规则枝点状排列,见于外周血。 4型(点粒型),红细胞内为分散的,细颗粒,短丝状网状物,见于外周血。 ICSH分为1-4型,不包括0型。

  • [单选题]抗原抗体反应液的最适pH为
  • 正确答案 :C
  • 6.5~8.5

  • 解析:抗原抗体反应液的最适pH为6.5~8.5,超过此限度则不易形成IC,甚至可引起IC解离。在一定范围内,离子强度大,IC形成快,离子的种类也可影响IC的形成。因此,一般常用磷酸盐缓冲液作为免疫比浊法的反应液。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9evwl.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肾内科(正高) 内科护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核医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副高)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69)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