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头颅CT
B
题目:患者,男,60岁。突发头痛、呕吐、视物旋转伴行走不稳2小时。查体:一侧肢体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
解析:依据视物旋转伴行走不稳,一侧肢体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定位于小脑半球,依据老年男性,急性起病,伴头痛、呕吐,定性为出血性脑血管病,故诊断小脑出血。脑出血首选检查为头颅CT。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卫生服务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者的
购买愿望和支付能力
解析:卫生服务需求由需要转化而来,人们的卫生服务需要只有转化为需求,才有可能去利用卫生资源,需求才有可能得到满足。需要能否转化为需求,除取决于个体自身(购买愿望和支付能力)的需要外,还与个体的收入水平、家庭人口、职业、文化程度、社会地位、风俗习惯以及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和服务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故选E。
[单选题]男,26岁。右侧阴囊增大不适半年。检查肿块约2.0cm×2.5cm大小,有囊性感,无压痛,平卧位不消失,透光试验阳性。双侧睾丸、附睾可清楚触及,大小位置正常。应诊断为
精索鞘膜积液
解析:病人肿块平卧不消失,病史已半年,可排除疝。透光试验阳性排除睾丸肿瘤及阴囊象皮肿,故诊断为鞘膜积液。再根据睾丸和附睾可清楚触及,故诊断为精索鞘膜积液。
[单选题]肠结核最好发的部位是
回盲部
解析:本试题考查肠结核的病理。肠结核主要的好发部位为回盲部,其他部位依次为升结肠、空肠、横结肠、降结肠、阑尾、十二指肠和乙状结肠等处,少数见于直肠。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回盲部(选项E)。本试题难度适中。一般考生对肠结核临床表现较为重视,但易忽略肠结核的病理,回答错误的原因为对肠结核好发部位了解不够或记忆不准确。
[单选题]小脑绒球小叶受损后的表现是
身体平衡功能障碍
解析:损伤绒球小结叶可造成平衡失调和站立不稳,行走不能,跨步过宽、蹒跚、步态呈醉酒状(躯干或轴性共济失调),但闭眼时共济失调不会加重,这可与后索病变引起的共济失调相区别。小脑性共济失调与本体感觉减退无关,而与肌群活动不协调有关,故称为协同不能(绒球小叶综合征)。
[单选题]男,42岁。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输血,当输入红细胞悬液约200ml时,突然畏寒,发热,呕吐1次,尿呈酱油样,血压10.0/6.0kPa(75/45mmHg)。该患者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种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
溶血性输血反应
解析:输血后发生急性溶血反应时,患者立即沿输血静脉出现红肿及疼痛,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酸背痛,血压下降、心率增快、休克,尿液呈酱油色。该患者症状完全符合描叙。其他各项输血并发症都不会出现酱油色尿。故选B。
[单选题]B细胞表面最重要的标志为
Smlg
解析:mlg是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
[单选题]骨折引起脂肪栓塞是由于
创伤的应激作用
解析:由于创伤的应激作用,血液中乳糜微粒失去乳化稳定性,结合成直径达10~20μm脂肪球而形成栓子,阻塞肺毛细血管。
[单选题]男,65岁。慢性咳嗽15年,近1个月来出现阵发性干咳,持续痰中带血。X线胸片显示左肺下叶不张。为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方法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解析:根据题干,患者最可能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获取组织供组织学检查,阳性率较高,故A正确;痰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低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故不选B;结核菌素试验对肺癌的诊断没有意义,故不选C;血清癌胚抗原测定对肺癌诊断有一定帮助,但缺乏特异性,不选E。故选A。
[单选题]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具有的病理变化是
蛛网膜下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渗出
解析:蛛网膜下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渗出是流脑的特点。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d3kw9.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