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中脑-边缘系统
D
题目:抗精神病药物的抗精神病作用的主要通路是:
解析:抗精神病药的药理作用相当广泛,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部位从大脑皮层直至神经肌肉接头,主要作用于脑干网状激活系统,边缘系统及下视丘。此外对循环、消化内分泌和皮肤等系统也有影响。在神经递质方面有抗多巴胺、抗去甲肾上腺素、抗血清素、抗胆碱及抗组织胺等作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8岁男孩,因"发热、关节肿痛2天"就诊。查体:T39℃,皮肤可见环形红斑,心率增快出现奔马律。查血沉增快。经治疗,上述症状、体征消失。为预防复发,应采取的措施是
长效青霉素肌注
解析:根据患儿症状体征,可诊断凤湿热。预防风湿热复发应用长效青霉素120万U深部肌内注射,每月1次。预防期限不得少于5年,有心肌炎者应延长至10年或至青春期后,最好持续至25岁。有风湿性心脏病者,宜做终身药物预防。
[单选题]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几日用量
3日
解析: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单选题]患者,男,71岁。吸烟患者。反复咳嗽、咳痰、气促40余年,胸闷、心悸2年,加重伴发热1周,昏睡3小时入院。入院后查体:BP140/90mmHg,嗜睡状,呼之能应,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0次/分,期前收缩3次/分,下肢凹陷性水肿。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解析:老年男性患者,吸烟史,有慢支病史,肺气肿体征,呼吸衰竭表现,结合有右心功能不全表现,考虑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单选题]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列提法中错误的是
21世纪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
解析:是20世纪70年代建立的模式。
[单选题]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不宜向患者说明时,应当:
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解析:《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故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男,58岁。一位内科医生观察到该患者胸部X线片上在肺门区有一直径约4cm,密度较高,边缘不整的团块状阴影,于是判断其患有中心性肺癌。这是医生思维特征的
间接性
解析:人的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特征。思维的概括性(A)指的是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人们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概括性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使人们可以脱离具体的事物进行抽象思维,并使思维活动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迁移。思维的间接性(B)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正是思维的间接性才能使人们能够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去认识没有或者不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事物和特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其他几种特性不符合理性思维的特点。
[单选题]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师提出的根本性医德要求是
更加注重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作为一个整体的病人的人文方面
解析:医学模式的转变是指由过去的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为一体的医学模式转变。
[单选题]肿瘤细胞被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的关键条件是( )
表达MHCⅠ类分子
解析:细胞毒性T细胞CD8阳性T细胞一MHCⅠ类分子:CD4阳性T细胞-MHCⅡ类分子(这叫做“1”“8”岁,“2”“4”小时)。
[单选题]患儿,男,11岁,近2个月来时有低热(37℃~38℃),全身无明显症状,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X线检查发现右肺中部有一直径约0.8cm类圆形病灶,边缘稍模糊,肺门淋巴结肿大。此男孩可能患
原发性肺结核
解析:此例为儿童,低热、右肺中部类圆形病灶、右肺门淋巴结肿大,为典型原发性肺结核病表现。结核杆菌在肺泡生长繁殖,这部分肺组织即出现炎症病变,称为原发病灶;原发病灶中的结核杆菌沿着肺内淋巴管到达肺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原发病灶和肿大的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结合称为原发综合征,即原发性肺结核。其他选项均不符合这些特征。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d48rl.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