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免疫因素 遗传因素 感染 饮食因素

ABCD

题目: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子宫肌瘤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时,与下列哪项关系特别密切
  • 肌瘤生长部位


  • [单选题]对重度休克患者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时,不宜使用的是
  • 11.2%乳酸钠


  • [单选题]护士小李在查房时,发现糖尿病患者王某在背着医护人员食用奶油蛋糕,就对其进行了劝说。下面哪种表述更合适
  • 我知道你很喜欢吃甜食,但如果你能想办法控制一下对甜食的摄取,就符合糖尿病的饮食要求了


  • [单选题]先天性脑积水最常见的原因是
  • 产后颅内血肿


  • [单选题]有助于减轻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蛋白的药物为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


  • [多选题]人体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
  • 细菌的数量

    细菌的毒力

    患者的免疫力

    细菌介导的变态反应


  • [单选题]某新生儿,胎龄34周,日龄4天。出生后第2天开始出现食欲缺乏,吸吮无力,哭声低微。查体:T 29℃,精神萎靡,皮肤冰凉,下肢及臀部皮肤硬肿。下列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 协助医师将患儿置入35℃暖箱中保暖

  • 解析:当肛温<30℃时,多数患儿TA—R<0,提示体温很低,棕色脂肪被耗尽,虽少数患儿TA—R≥0,但体温过低,靠棕色脂肪自身产热难以恢复正常体温,且易造成多器官功能损害,所以只要肛温<30℃,一般均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子,中途进行外加温。每小时提高箱温0.5—1℃(箱温不超过34℃)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整暖箱温度,在肛温>30℃,TA—R<0时,仍提示棕色脂肪不产热,故此时也应采用外加温使体温回升。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d77ln.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神经内科(正高) 结核病(正高) 急救护理(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中药学(副高) 输血技术(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全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