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上呼吸道感染

D

题目: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是

解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感染:高热较少见,感染相对易控制,很少持续一周以上。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其次为牙龈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故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提示有新生儿败血症可能的临床表现中不包括
  • 发热

  •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的理解。虽然早期临床缺乏特异表现如发热,但在出现上述症状体征时应高度怀疑败血症。

  • [单选题]6岁小儿,尿少,水肿逐渐加重20天入院,无肉眼血尿。入院时血压100/70mmHg(13/9kPa),全身明显水肿,且有腹水,尿蛋白(++++),胆固醇9.56mmol/L,总蛋白45g/L,白蛋白20g/L,用激素治疗有效,停药后多次复发,下一步应采取下列哪种措施为最佳
  • 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 解析:本例患儿用激素治疗有效,停药后多次复发为激素依赖性肾病。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肾病综合征频繁复发、糖皮质激素依赖、耐药或出现严重副作用者。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隔日使用的同时可选用免疫抑制剂。(首选环磷酰胺)。

  • [单选题]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 心房颤动与扑动

  • 解析: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舒张期左心房室之间出现压差→长期血液积聚的压力升高可导致左心房扩张、肥厚→左房增大;而左房增大是房颤、房扑产生的基础。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易出现房颤或房扑。

  • [单选题]女性,31岁,上腹疼2年,疼痛发作与情绪、饮食有关,查体:上腹部轻压痛,胃镜:胃窦皱襞平坦,透见粘膜下血管分布,此病例可诊断为
  • 慢性萎缩性胃炎

  • 解析:胃镜检查及活检是萎缩性胃炎的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胃镜诊断应包括病变部位、萎缩程度、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程度。肉眼直视观察萎缩性胃炎的粘膜多呈苍白或灰白,皱襞变细或平坦。粘膜可表现红白相间,严重者有散在白色斑块。粘膜下血管显露为萎缩性胃炎的特征。

  • [单选题]上述是支气管扩张典型痰液表现的是
  • 大量脓性痰,有分层


  • [单选题]癫痫持续状态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 地西泮

  • 解析:癫痫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癫痫小发作首选乙琥胺,癫痫大发作和部分局限发作首选苯妥英钠。地西泮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显效快,且较其他药物安全。故本题答案为B。

  • [单选题]血浆半衰期最长钙离子通道阻断药是
  • 氨氯地平

  • 解析:氨氯地平口服后6~12h后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清半衰期为35~50h,硝苯地平经10分钟生效,1?2小时达最大效应,作用维持6?7小时。尼卡地平口服后30min生效,1h血药浓度达高峰,最大效应30min至1.5h,维持3h,血浆半衰期约5h。尼索地平口服速释剂治疗心绞痛的最大效应时间为3h,治疗高血压为1~3h。降压效应与血药浓度有关。达峰时间为1~1.5h。尼群地平口服吸收良好,达90%以上。食物能增加尼群地平的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大于90%。分布容积(Vd)为6L/kg。口服后30min收缩压开始下降,60min舒张压开始下降,降压作用在口服后1~2h最大,持续6~8h。

  • [单选题]判断小儿支气管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 有无累及其它系统

  • 解析:有无累及其他系统是判断是否重症肺炎的标准。

  • [单选题]诊断缺铁性贫血铁减少期的敏感指标是
  • 血清铁蛋白

  • 解析:铁减少期(ID)指体内储存铁已减少,但供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尚未减少,而血清铁蛋白(SF)可较灵敏地反应体内贮铁情况。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检测是红细胞内缺铁时原卟啉不能完全与铁结合成血红素,血红素减少又反馈性地使原卟啉合成增多,因此未被利用的原卟啉在红细胞内堆积,使FEP值增高,是缺铁IDE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的典型表现。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是缺铁性贫血期(IDA)的检测指标。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d9r47.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传染病(正高) 小儿外科(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普通外科学(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全科) 临床营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