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温脾汤合吴茱萸汤

A

题目:治疗关格脾肾阳虚,湿浊内蕴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解析:关格脾肾阳虚,湿浊内蕴证可见小便短少,色清。甚则尿闭,面色晦暗,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浮肿,腰以下为主,纳差,腹胀,泛恶呕吐,大便溏薄,舌淡体胖,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化湿降浊,方用温脾汤合吴茱萸汤加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者,是
  • 郑声

  • 解析:郑声表现为神志昏沉,语言重复,低微无力,时断时续。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临床特征的是
  • 胁下痞块

  • 解析: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证见急性发热、淋巴结肿大、躯干部多形性荨麻疹样、红斑或猩红热样皮疹,无水疱或结痴。四肢末端病初呈实性肿胀和恢复期指端膜状脱皮,此为本病特征。

  • [单选题]患者53岁,绝经5年,腰背疼痛,胫酸膝软,面色不华,肢倦乏力,纳少便溏,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其证候是( )
  • 脾肾两虚证

  • 解析:腰背疼痛,胫酸膝软,面色不华,肢倦乏力,纳少便溏,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为脾肾两虚证的证候,故选C;阴虚内热证是指以腰背部疼痛,足跟痛,急躁易怒,五心烦热,心烦少寐,腰膝酸软无力,面部烘热而汗出,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肾精亏虚证见发枯而脱,齿摇稀疏;阴阳两虚证则见骨痛肢冷,腰膝酸软;脾气虚则见面色不华,纳少便溏。

  • [单选题]下列属于气分证分型的是
  • 以上均正确

  • 解析:气分病是温热病的第二阶段,它的特征是发热较重不恶寒,口渴,苔黄,脉数。病邪侵入气化,邪气盛而正气亦盛,气有余便是火,故出现气分热证。除湿温外,各型卫分病传入气分后都化热化火。由于邪犯气分气所在的脏腑、部位有所不同,感邪性质及轻重不一,故所反映的证候有很多类型。常见有:气分热盛、肺胃蕴热、邪热壅肺、胸膈郁热、胃肠实热、气分湿温等证型。

  • [单选题]善治血热便血、痔血及肝热目赤头痛的药物是
  • 槐花

  • 解析:B虎杖入肝经,有活血祛瘀,消肿定痛的作用,用于血滞经闭,跌打损伤。槐花寒凉而苦降,善能清泄肝、胃、大肠之热而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痔血等。小蓟与大蓟功用相同,且常配伍使用,近代还以本品治产后子宫收缩不良之出血,但小蓟兼能利尿通淋,故治疗血淋更为多用。地榆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痔血、血痢及崩漏等各种血热出血证。大蓟用于血热所致的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等出血证。

  • [单选题]从"虚里"处的搏动状况,可诊察何种气的盛衰
  • 宗气

  • 解析:”虚里穴发于左乳下,相当于心尖搏动的部位,可以依据此处的搏动来测知宗气的盛衰:若其搏动正常,是宗气充盛之象;若其搏动躁急,引衣而动,是宗气大虚;若其搏动消失,是宗气亡绝。

  • [单选题]称为“娇脏”的是( )

  • [单选题]可治疗气病的八会穴是
  • 膻中

  • 解析:人体脏、腑 、气 、血 、筋 、脉 、骨 、髓的精气所汇聚之处 的腧穴称 为 “八会穴 ”。具体言之 。脏会章门,腑会中脘 。气会膻中 ,血会膈俞 ,筋会阳陵泉 ,脉会太渊 ,骨会大杼 ,髓会绝骨。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djw17.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核医学技术(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 急救护理(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主治医师(代码:343)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推拿科) 执业兽医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