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金匮要略》
B
题目:首先提出"虚劳"病名的著作是
解析:《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r虚劳的病名。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各项,引起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的是( )
左心室增大
解析:影响心尖搏动位置的病理因素:心脏扩大左心室扩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方移位,右心室扩大时,心尖搏动向左移,但不向下移。右心室增大尚可出现上腹部剑突下搏动,在深吸气时尤为明显。心脏异位先天性右位心时,心尖搏动位于右侧与正常心尖搏动相对应的部位。粘连性胸膜炎、肺不张时,心脏及心尖搏动可向患侧移位;胸膜腔积液或积气时,心尖搏动可向健侧移位。腹腔内大量液体、气体或巨大肿物可使膈肌上升,心尖搏动上移。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为治头痛之要药的是
川芎
解析:川芎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应用:(1)血瘀气滞痛证。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善“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妇科要药。(2)头痛,风湿痹痛。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头疼均可随证配伍用之。
[单选题]治疗经行口糜阴虚火旺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
知柏地黄汤
解析:经行口糜阴虚火旺证,治法,滋阴降火,导热下行。方药,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加味。
[单选题]具有补火助阳功效的药物是
附子
解析:A附子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干姜功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细辛功能发散风寒,通鼻窍,止痛,温肺止咳。花椒功能温中止痛,驱蛔虫;外用杀虫止痒。高良姜功能温中,止痛,止呕。
[单选题]患儿,女,9岁。水肿从眼睑开始,迅速波及全身,皮肤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尿少色赤,伴咽红肿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其治法是
疏风宣肺,利水消肿
解析:根据题干,辨证为风水相搏证(急性肾小球肾炎),其治法是疏风宣肺,利水消肿。
[单选题]下列各项,属胎萎不长常见病因的是
气血虚弱,脾肾不足,血寒宫冷
解析:胎萎不长主要发病机理是母体先天禀赋虚弱,脏腑血气亏损,或孕后气血不足以荣养其胎,遂致胎萎,也有因父气孱弱,男精不壮,胎气不实而致者。主要病因是气血虚弱,脾肾不足,血寒宫冷,故选B。
[单选题]明代以前(含明代)外科学成就的重要文献是
《外科正宗》
解析:中医外科到明清时期已较为成熟,外科专著增多,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如明·薛己著的《外科枢要》,记载了有关外科病的理论、经验、方药,第一次详细叙述了对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治。汪机的《外科理例》提出了“治外必本诸内”的思想,在序中指出:“外科者,以其痈疽疮疡皆见于外,故以外科名之,然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其如视诸掌乎。”并创制玉真散治疗破伤风。其他还有王肯堂韵《疡科准绳》、申斗垣的《外科启玄》、陈文治的《疡科选粹》、窦梦麟的《疮疡经验全书》、张景岳的《外科钤》等均有特色。《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djwr7.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