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头低脚高位

C

题目:患者,男性,36岁。主因车祸致左腹部损伤5小时,经急诊入院。查体:意识模糊,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肢端湿冷。左上腹持续性疼痛,有轻度肌紧张和反跳痛,移动性浊音(+)。体温37.1℃,脉搏细速,116次/分,血压70/55mmHg,尿量减少。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脾破裂,造成失血性休克。

解析:?脾破裂1.抗休克护理(1)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的基本和首要措施。须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多选择上肢肘正中静脉,上肢静脉离心脏近,穿刺成功率高,穿刺困难的,行静脉切开,确保静脉通畅。(2)输液速度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扩容速度更为重要短时间内迅速输入等渗液体,能使休克迅速纠正。(3)输液内容常用的液体有全血、0.9%氯化钠、低分子右旋糖酐。在补充一定量的晶体后,即给予胶体液,可提高胶体液渗透压,有利于维持足够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补液量,防止脑水肿和肺水肿等并发症。在扩容的基础上,输入同型血,使液体容量和携带氧的能力同时恢复,大量输血后要补充钙剂,一般每输血1000ml静脉缓推10%葡萄糖酸钙10ml.(4)纠正酸中毒可用碳酸氢钠。(5)给O2迅速提高血氧含量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后,凡休克患者不论程度如何均应给予氧气吸入,以提高血氧含量。(6)及时导尿观察尿量休克病人常规插导尿管,观察尿量、颜色及pH值,从而了解肾脏血流灌注情况,为输液提供依据。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病人在入院后应绝对卧床,避免随便搬动病人,以免加重病情。密切观察腹腔内出血情况,注意腹膜刺激征的程度和范围有无改变。(2)定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一般每15~30min测量1次血压、脉搏、呼吸,并前后对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故该题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管理过程中,在计划实施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实施中出现问题后的补救,这种控制类型称为
  • 前馈控制

  • 解析:前馈控制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管理过程中,在计划实施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实施中出现问题后的补救,这种控制类型称为前馈控制 。故选D。

  • [单选题]门诊应首先安排入院的患者是
  • 严重颅脑损伤

  • 解析:年老体弱、病情危重的患者就诊时,门诊应提前安排就诊。在这里最严重的是颅脑外伤,故应首先安排入院的患者是严重颅脑损伤 。故选E。

  • [单选题]正常成人的潮气量是
  • 400~500ml


  • [单选题]产后出血的概念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
  • 500ml

  • 解析:产后出血的概念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十章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地高辛的禁忌证是
  • 室性心动过速、室颤

  • 解析:地高辛用于各种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扑动等。地高辛禁用于:①对任何强心苷制剂中毒者;②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患者;③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若伴收缩功能不全或心房颤动仍可考虑)患者;④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扑动者。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j91wn.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血液病(正高) 计划生育(正高) 急救护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康复医学(副高) 医院药学(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住院医师规培(预防医学科) 麻醉学专业知识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