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隐性感染
A
题目:患者,女,34岁。慢性乙型肝炎12年。血化验:HBsAg(+)、HBeAg(+)、抗-HBclgG(+)。育有一女,13岁,体检时查血清抗一HBs(+)。追问病史,无任何临床症状,未注射乙肝疫苗。其女儿属于下列哪种感染
解析: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型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引起或仅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故临床上无明显症状、体征及生化检测异常。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诊断依赖免疫学检查检出特异性抗体。在大多数传染病中,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结核性心包炎初期最关键的治疗是
口服抗结核药
解析:结核性心包炎初期应积极抗结核治疗。
[单选题]女,26岁。近1周出现右侧胸痛、呼吸困难伴发热。查体:T38.5℃,右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行抽液治疗时,患者感到呼吸困难有减轻。但抽液1200ml时患者气促加重,伴剧烈咳嗽,咳大量泡沫痰。最可能的原因是
并发肺水肿
解析:胸腔积液抽液治疗首次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不应超过1000ml,过快、过多抽液可使胸腔压力骤降,发生复张后肺水肿和循环衰竭。表现为剧烈咳嗽,气促,咳大量泡沫状痰,双肺满布湿啰音,氧分压下降,X线显示肺水肿征。故本题选C。
[单选题]28岁初次妊娠妇女。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现妊娠26周,行2小时糖耐量试验。血糖水平依次为5.2mmol/L、9.8mmol/L、10.0mmol/L及8.5mmol/L。1周后测餐后2小时血糖为8.7mmol/L,目前诊断为
妊娠期糖尿病
解析: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12小时后,口服葡萄糖75g,其正常上限:空腹5.6mmol/L,1小时10.3mmol/L,2小时8.6mmol/L,3小时6.7mmol/L。其中有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仅1项高于正常值,诊断为糖耐量异常。该妊娠妇女餐后2小时及餐后3小时血糖均高于正常,故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为糖尿病合并妊娠,该患者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特殊类型糖尿病有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疾病、胰腺外分泌疾病等8种亚型。故选C。
[单选题]男,67岁,进行性排尿困难,尿线变细,饮酒后症状加重。该患者最可能的病因是
前列腺增生
解析:尿频是前列腺增生患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夜间更为明显。早期因增生的前列腺充血刺激引起,随着病情的发展,梗阻加重,残余尿量增多、膀胱顺应性降低或逼尿肌不稳定,尿频更为明显,常伴有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行性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最重要的症状,表现为排尿迟缓、断续、尿线变细而无力、射程变短、排尿时间延长、尿后滴沥等。
[单选题](2012)女,26岁,妊娠8周,阵发性下腹痛2天,阴道少量流血5小时,为决定是否继续妊娠,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B超检测
解析:对可疑先兆流产者,B超可以根据妊娠囊的形态、有无胎心搏动,确定胚胎或胎儿是否存活,以指导正确的治疗方法。不全流产及稽留流产均可借助B超协助确诊。
[单选题]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支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诊断的是
酸溶血(Ham)试验阳性
解析:患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网织红细胞常增高,骨髓红系增生,以中幼红细胞为主,尿含铁血黄素阳性,蔗糖溶血试验及酸溶血试验阳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
[单选题]在物理降温配合下能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的药物是
氯丙嗪
解析:属于基本知识类试题,考核“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和应用”。在5个选项中,氯丙嗪(抗精神失常药)和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药)都能使发热体温下降。但氯丙嗪还能降低正常体温,这点与对乙酰氨基酚不同,后者只降低发热体温,而不降低正常体温。氯丙嗪的降温作用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化,环境温度愈低降温愈明显,与物理降温配合应用,则有协同降温作用。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择正确答案的考生占55.4%,而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的考生占31.4%,说明部分考生没有掌握氯丙嗪基本作用及降温作用特点,未能掌握其与解热镇痛药的区别。其余考生随意选择地西泮、哌替啶和普鲁卡因与降温作用毫不相关的错误答案。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jon7.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