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脐带受压
C
题目:
孕妇36岁,孕2产0,孕39周+1天,近2周出现3次阴道少量出血,无腹痛。孕期只做过2次产前检查。目前规律宫缩4小时,阴道再次流血,似月经量,来急诊就诊。经检查宫缩4~5分钟1次,宫缩强度"+",持续30秒钟,宫口开大1cm,听诊胎心率130次/分,给予胎心监护监测胎心,20分钟后胎心监护结果显示,胎心率130~150次/分之间,胎心基线变异正常,孕妇血压120/90mmHg,血常规检查显示血红蛋白80g/L。送孕妇产房待产。
解析:出现急性胎儿窘迫时,脐带受压是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病例提供的信息,此题的正确选项是C,其余均为错误选项,胎膜破裂不能造成脐带绕颈,故B为关键错误选项。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护理健康教育学的主要基础学科包括
行为科学
传播学
预防医学
社会学
教育学
[多选题]统计患者的出液量时应包括 ( )
尿量
粪便中的水分
呕吐量
出血量
解析:出液量包括尿量,大便中的水分,引流量,渗出量(大面积烧伤)呕吐,腹泻,咳出物量(咳血,咳痰)出血量,故ABDE
[多选题]青春期功血患者的处理原则是( )。
止血
恢复卵巢功能
调整月经周期
改善全身状况
[多选题]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是
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已明确的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
除患者病情严重外,一般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抗菌药的作用特点及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合理用药
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用药,严格控制抗菌药的预防应用和联合应用
解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皮肤黏膜,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故ABCDE
[多选题]关于流产的处理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先兆流产于妊娠早期可肌内注射黄体酮
难免流产可选用适宜方式清除子宫内容物
不全流产应尽快行刮宫术
宫颈内口松弛者可在妊娠14~16周时行子宫内口缝扎术
[多选题]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为加强宫缩可以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按摩子宫
注射子宫收缩剂
双手压迫按摩子宫
解析: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加强宫缩方法是(1)按摩子宫,可双手压迫按摩子宫,可一手在产妇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中部,降子宫向上托起,另一手握住宫体,使其高出盆腔,(2)应用宫缩剂等故ABD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r04d.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