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叶类在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 全草类的茎叶茂盛时

BD

题目: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有

解析:确定中药的适宜采收期,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一般以药材质量的最优化和产量的最大化为原则,而这两个指标有时是不一致的,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中药材适宜采收期确定的一般原则:①双峰期,即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高峰期基本一致时,共同的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许多根及根茎类中药,在秋冬季节地上部分枯萎后和春初植物发芽前或刚露苗时,既是有效成分高峰期,又是产量高峰期,这个时期就是它们最适宜采收期。如莪术、郁金、姜黄、天花粉、山药等。②当有效成分的含量有一显著的高峰期,而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不大时,此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如三颗针的根在营养期与开花期小檗碱含量差异不大,但在落果期小檗碱含量增加一倍以上,故三颗针根的适宜采收期应是落果期。③有效成分含量无显著变化,药材产量的高峰期应为最适宜采收期。如牡丹皮5年生者含丹皮酚最高为3.71%,3年生者为3.20%,两者的含量差异并不显著,且3年生者少两年生长期,故以3年生者为最佳采收年限。④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不一致时,有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时期即为适宜采收期。如人参,对吉林抚松栽培的不同年龄人参的皂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皂苷的积累是随人参栽培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至4年生含量达到最高(4.8%),以后两年增加较慢或略有下降,6年生者在秋季药材产量和人参皂苷总含量均较高,故栽培人参应以6年生者秋季为适宜采收期。对多年生药用植物适宜采收期生长年限的选择,应根据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兼顾产量高峰期,经综合分析来确定。某些全草类药材,有效成分存在于各种器官中,而各器官中物质的积累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又各不相同。所以,单凭一种器官中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确定合理的采收期是不可行的。⑤有些药材,除含有效成分外,尚含有毒成分,在确定适宜采收期时应以药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毒性成分含量最低时采集为宜。答案选B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既可内服也可外用的剂型是
  • 锭剂

  • 解析:本题考点是锭剂和膜剂的应用特点。①锭剂:系指饮片细粉加适宜黏合剂(或利用饮片细粉本身的黏性)制成不同形状的固体制剂。有长方形、纺锤形、圆柱形、圆锥形等。供内服,可吞服或研细以水或黄酒化服,外用多是研细用醋或酒调敷,也可作嗅入或外搽药用。②膜剂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供口服或黏膜用。

  • [单选题]长期服用胖大海( )。
  • 可导致大便溏泄、饮食减少、脘腹痞闷、消瘦

  •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老年人肝肾功能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或合并多器官严重疾病。因此,用药要因人而异,一般应从"最小剂量"开始。虽然中药活性成分含量低,作用缓和而持久,但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往往会产生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含马兜铃酸制剂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使用黄花夹竹桃(含强心苷),会发生洋地黄样蓄积中毒。胖大海作为保健饮料长期泡服,易致大便溏泄、饮食减少、脘腹痞闷、消瘦。长期服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紫雪丹、至宝丹等,会因蓄积而出现慢性汞中毒等。故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中药应注意调节药物品种,避免不良反应。

  • [单选题]槐角丸既能清肠疏风,又能( )
  • 凉血止血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槐角丸的功能。槐角丸既能清肠疏风,又能凉血止血。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E。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v44g.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肾内科(正高) 结核病(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病案信息技术(正高)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 口腔医师定期考核 医学检验(士) 畜牧兽医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