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出现于发病后1~2周内,高峰为2~3周内,持续时间3~6个月

B

题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出现高峰和持续时间是( )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存在嗜异性抗体,该抗体是IgM,能使绵羊和马的红细胞凝集,故又称嗜异性凝集素。该抗体不被含有Forssman抗原组织,如豚鼠肾、马肾所吸收。但可被牛红细胞吸收。嗜异性凝集试验滴度≥1:224。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蛇毒因子溶血试验,错误的是
  • 溶血率<5%为阳性


  • [单选题]假性神经递质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是
  • 与正常神经递质竞争,但其效应远比正常神经递质弱


  • [多选题]海洋性贫血的诊断包括
  • 有溶血表现

    血片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

    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常增高

    有珠蛋白肽链合成数量异常的证据

    有家族史


  • [单选题]恶性组织细胞病的骨髓特点是
  • 可见异形组织细胞


  • [多选题]有关多发性骨髓瘤,哪项正确
  • IgG型最常见

    本-周蛋白是免疫球蛋白轻链从尿中排出产生

  • 解析:骨髓瘤未分泌型无M蛋白,其血清ALP不升高。

  • [单选题]关于霍奇金病叙述不正确的是
  • 易于全身多部位浸润


  • [单选题]不属于内皮细胞分泌的止血物质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 [单选题]血尿可见于下列疾病,但除外
  •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 解析: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时无血尿表现。

  • [单选题]特异性免疫效应功能不包括
  • 中性粒细胞吞噬与杀灭细菌

  • 解析:中性粒细胞吞噬与杀灭细菌属于非特异性抗感染的机制,而不是特异性免疫效应功能。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81140.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针灸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MRI医师 LA物理师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主管护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