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亡阳兼气脱证,首选的药对是
  • 正确答案 :D
  • 附子,人参

  • 解析:附子有毒力强,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故为治亡阳证之首选。干姜、高良姜,均辛热,善散寒温中、止痛止呕,治阳虚中寒之脘腹冷痛吐泻。肉桂、桂枝,同为辛甘温热之品,均能助阳散寒、温经通脉、止痛。吴茱萸性热有小毒,功善散寒止痛、燥湿助阳、疏肝下气,主治中焦虚寒、肝气夹痰湿上犯之颠顶头痛。亡阳气脱者,配大补元气药。如人参。

  • [单选题]剂量小的药物或细料药填充硬胶囊时,一般要过
  • 正确答案 :D
  • 6号筛

  • 解析:药物的处理: ①剂量小的药物或细料药可直接粉碎成细粉,过六号筛,混匀后填充。②剂量大的药物可将部分粉碎成细粉,其余药材经提取制成稠膏后与药物细粉混合、干燥、研细、过筛、混匀后填充。也可将全部药材提取浓缩成浸膏后加适当辅料,制成小颗粒,干燥混匀后填充。③挥发油应先用吸收剂或方中其他药物细粉吸收后再填充,或包合后再填充。④易引湿或混合后发生共熔的药物可分别加适量稀释剂稀释混匀后再填充。⑤疏松性药物一般制成颗粒后填充 。⑥麻醉药、毒剧药应加适量稀释剂后填充 药粉一般经制粒后填充,可改善药粉的流动性。故此题应选D。

  • [单选题]当归抗辐射作用的成分是
  • 正确答案 :A
  • 当归多糖

  • 解析:研究证明抗贫血作用可能与当归多糖有关.当归多糖能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成,其主要成份当归多糖对苯肼和60COγ射线辐射所致骨髓抑制贫血小鼠的RBC、HB、WBC和股骨有核细胞数的恢复均有显著促进作用。故此题应选A。

  • [单选题]国家对部分重点中药材购销实行管理,下列属于第一类的为
  • 正确答案 :D
  • 甘草

  • 解析:国家对部分重点中药材购销实行严格管理,在购销活动中实行国家管理的重点中药材有以下两类:第一类:野生、名贵品种,麝香、杜仲、厚朴、甘草。第二类:产地集中、调剂面大的品种,黄连、当归、川芎、生地、白术、白芍、茯苓、麦冬、黄芪、贝母、银花、牛膝、元胡、桔梗、菊花、连翘、山萸肉、三七、人参、牛黄,共20种。

  • [单选题]症见身热,干咳,少痰,气逆而喘,舌红少苔,脉虚大而数者,宜选用
  • 正确答案 :A
  • 清燥救肺汤

  • 解析:清燥救肺汤主治温燥伤肺之重证。

  • [单选题]外感风寒、风热表证均可使用,的药对是
  • 正确答案 :C
  • 荆芥,防风


  • [单选题]驱绦虫,宜冷开水调服的药是
  • 正确答案 :D
  • 南瓜子

  • 解析:驱绦虫用法用量:槟榔 内服:煎汤,3~10g;单用驱杀绦虫、姜片虫,须用30~6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苦楝皮 内服:煎汤,3~6g,鲜品15~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汤洗。榧子 内服:煎汤,10~15g,连壳生用,打碎入煎;嚼服,每次15g,炒熟去壳南瓜子 内服:生用连壳或去壳后研细粉,60~120g,冷开水调服;也可去壳取仁嚼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治血吸虫病,须生用大量久服。使君子 内服:煎汤,9~12g,去壳取仁,捣碎。小儿每岁每天1~1.5粒,每日总量不超过20粒。或入丸散,或炒香嚼服。空腹服,连用2~3天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和法范畴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消食和胃

  • 解析:和法,又称和解法,是运用和解疏泄的方法,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使表里、上下、脏腑、气血、阴阳调和的治疗大法。本法应用范围颇广,如半表半里之少阳病、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肠胃不和、气血不调、营卫不和等诸证。临床上根据病邪性质和病位,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情况,将其又分为和解少阳、疏肝和胃、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不同治法。和解少阳法适用于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证;疏肝和胃法适用于肝胃不和证;调和肝脾法适用于肝郁脾虚证或肝脾失调证;调和肠胃法适用于胃肠不和,或寒热错杂证。故此题应选E。

  • [单选题]药品注册过程中,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非临床研究、临床试验进行
  • 正确答案 :B
  • 现场核查、有因核查,以及批准上市前的生产现场检查

  • 解析:药品注册过程中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非临床研究、临床试验进行现场核查、有因核查以及批准上市前的生产现场检查以确认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不善于治疗呕吐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佩兰

  • 解析:佩兰芳香辛散,性平力缓,主入脾、胃,兼入肺经。功能化中焦湿浊而醒脾、解暑。既善治湿阻中焦、脾经湿热,又可治暑湿及湿温初起。无治疗呕吐作用。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829440.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全科) 口腔学专业知识 医学检验(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