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WBC吞噬作用差 皮肤黏膜薄嫩 血清补体含量低
ABC
题目:新生儿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表现为
解析:AB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1岁男孩,发热咳嗽3天,嗜睡伴抽搐一次收入院。查体:体温38.5℃,前囟膨出,呼吸浅快,两肺散在中细湿啰音,心率160次/分,律齐,心音正常,肝肋下2.5cm,脊柱四肢未见畸形,四肢肌张力偏高。血常规中白细胞20.0×109/L,中性85%。
注射地西泮和甘露醇
[单选题]自动充气式气囊帮助防止压力过高的安全设置是什么? ()
压力释放阀(减压阀)
[单选题]本病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脂多糖内毒素致DIC
[单选题]以下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正压通气的压力应固定不变
[单选题]年龄6个月,体型偏胖,有发热,喘前有咳嗽史,呼吸道检测RSV阳性,可能的诊断
毛细支气管炎
[多选题]符合血管性血友病(vWD. 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有
血小板计数和形态正常
血小板黏附率降低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FⅧ︰C降低
[单选题]控制新生儿破伤风痉挛的首选止痉药物是
地西泮
解析:E。新生儿破伤风控制痉挛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首选地西泮:每次0.3~0.5mg/ kg,缓慢静脉注射,5分钟内即可达有效浓度,但半衰期短,不适合作维持治疗,4~8小时1次。
[单选题]该患儿属于手足口病第几期
1期
解析:该患儿表现为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疹,伴有食欲不振等症状,处于手足口病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第l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第5期(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83k614.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