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正确答案 :E
  • 早期患者的口腔卫生很差


  • [单选题]斑块型扁平苔藓多发生于( )
  • 正确答案 :E
  • 舌背黏膜


  • [单选题]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有
  • 正确答案 :A
  • 地震、火山


  • [单选题]全口义齿初戴时,产生疼痛的原因不包括
  • 正确答案 :E
  • 选用的人工牙为瓷牙

  • 解析:组织面局部问题在牙槽嵴上有骨尖、骨棱的部位;上颌隆突、上颌结节的颊侧;下颌舌隆突等骨质隆起处;有组织倒凹的区域;下颌舌骨嵴覆盖黏膜较薄的区域等,受力后容易造成组织压伤,义齿在戴上或取下时,义齿基托边缘常造成倒凹区黏膜的擦伤。由于取印模时压力不均匀或模型有破损,常可刮伤组织。

  • [单选题]非特异性菌斑学说主要观点认为 ( )
  • 正确答案 :A
  • 牙周病是由非特异性的口腔菌群混合感染所致,与菌斑的量密切相关


  • [单选题]受理医师执业注册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注册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的期限是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 正确答案 :C
  • 30日内


  • [单选题]国家提倡自愿献血的健康公民是
  • 正确答案 :D
  • 18周岁至55周岁


  • [单选题]患儿7岁,左下第1恒磨牙萌出1/3,左下第2乳磨牙早失。左下第一乳磨牙有完好银汞充填体,未见明显根吸收。应设计的保持器是
  • 正确答案 :C
  • 带环丝圈保持器

  • 解析:带环丝圈保持器适用于:单侧第一乳磨牙早期丧失;第一恒磨牙萌出后,第二乳磨牙单侧早期丧失;双侧乳磨牙早失,用其他间隙保持器困难的病例。

  • [单选题]患者右上后牙拔牙后3天,麻药注射区局部红肿,触痛明显,皮肤发热,有轻度张口受限,引起疼痛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C
  • 消毒不严,引起深部组织感染

  • 解析:在麻药注射区局部红肿、触痛明显、皮肤发热,考虑为局部感染,是消毒不严引起的。

  • [单选题]患者女,25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5年就诊。每月例假前1周口内开始出现溃疡,疼痛明显约1周后疼痛减轻,10~14天自己愈合。检查发现舌背、唇、颊黏膜各有3~5mm直径的溃疡1个,圆形,周围红晕明显。应诊断为
  • 正确答案 :C
  •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 解析: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可能与内分泌因素有关,通常1~5个溃疡孤立散在,一般直径2~4mm,圆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好发于唇、颊黏膜。溃疡中央凹陷,外周有充血红晕带,溃疡愈合,不留瘢痕。发作期持续1~2周,有自限性。间歇期长短不一,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患者表现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相符合,故本题选C。

  • [单选题]患者,女,26岁,因骑自行车时不慎与对面的自行车相撞而使颏部着地受伤入院。临床检查示下颌切牙区口腔前庭黏膜撕裂,牙列完整,牙齿无明显松动,下颌前牙X线根尖片示在双侧侧切牙与中切牙之间各有1条纵行的粗线状低密度影,该线状阴影自牙槽骨基底部直达侧切牙的牙周膜间隙,该低密度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C
  • 营养管

  • 解析:如果为骨折线,则临床上一般会出现牙齿松动,但题中所述的临床检查不支持这个特点;下牙槽神经管不在中切牙的位置;如果是瘘管,则应伴有根尖炎症或骨质坏死,而且受累牙一般应伴有临床症状;伪影一般不会同时双侧出现;下颌前牙区有营养管的影像存在,因此,C是正确答案。

  • [单选题]下列囊肿中不含上皮衬里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舌下腺囊肿


  • [单选题]LeFort Ⅱ型骨折是指颌骨
  • 正确答案 :C
  • 锥形骨折


  • [单选题]Ⅲ度松动牙的判定标准是,动度
  • 正确答案 :D
  • 大于2mm,有唇(颊)舌向,近远中向,垂直向动度

  • 解析:牙齿Ⅰ度松动的标准是有唇(颊)舌向动度,且动度小于1mm;牙齿Ⅱ度松动的标准是唇(颊)舌向动度小于2mm或者同时具有唇(颊)舌向以及近远中向的动度;牙齿Ⅲ度松动的标准是唇(颊)舌向动度大于2mm或者同时具有唇(颊)舌向,近远中向,垂直向的动度。故此题选D。

  • [单选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尸检的期限是
  • 正确答案 :C
  • 死后48小时以内进行


  • [单选题]圈形卡环多用于
  • 正确答案 :D
  • 远中孤立的磨牙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83o7z4.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超声医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 内科学(副高) 结核病学(副高) 胸心外科学(副高) 放射医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职业卫生(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