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麻杏石甘汤
A
题目:患者,男,42岁。有多年饮酒史。喘逆上气,咳痰不爽,痰质稠、色黄,恶寒身热,无汗,舌红苔黄,脉浮滑而数。治疗应首选
解析:喘逆上气-喘证;恶寒,无汗-外有表寒,身热,痰质稠、色黄-内有里热,舌红苔黄,脉浮滑而数-热象,故诊断为喘证表寒肺热证,治宜解表清里,化痰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汤。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虚里动高,聚而不散者为
外感热邪
解析:按虚里的病理表现与临床意义(1)虚里按之其动微弱者为不及,是宗气内虚之征,或为饮停心包之支饮。(2)搏动迟弱,或久病体虚而动数者,多为心阳不足。(3)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或绝而不应者,是心肺气绝,属于危候。(4)孕妇胎前产后,虚里动高者为恶候。(5)虚损劳瘵之病,虚里日渐动高者为病进。(6)虚里搏动数急而时有一止,为宗气不守。(7)胸高而喘,虚里搏动散漫而数者,为心肺气绝之兆。(8)虚里动高,聚而不散者,为热甚,多见于外感热邪、小儿食滞或痘疹将发之时。(9)因惊恐、大怒或剧烈运动后,虚里动高,片刻之后即能平复如常不属病态;肥胖之人因胸壁较厚,虚里搏动不明显,亦属生理现象。
[单选题]往来寒热,发有定时的病证是
疟疾
解析:疟疾以寒战高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且多发于夏秋季为其临床特征。典型的发作过程是:急骤发病,首先表现恶寒战栗,面色苍白,肢体厥冷,虽盖厚被而不觉温;继则壮热,体若燔炭,面色潮红,头痛如劈,口渴引饮,虽近冰水而不凉;最后,全身大汗,体温骤然降至正常,头痛消失,顿感轻松舒适,常安然人睡。整个过程通常持续5—8小时左右。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8dr5yj.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