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T3N0M0

E

题目:患者男,47岁,进行性消瘦2月余。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减轻,进行性消瘦,无发热腹痛皮肤、巩膜黄染,伴纳差乏力。腹部CT显示胰体占位6cm,与周围组织关系密切,无血管侵犯,无肿大淋巴结。患者近5年胰腺炎反复发作病史,否认及其他传染病史。体格检查提示:患者消瘦,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部可及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辅助检查提示:ALT 207U/L,AST 130U/L,TBIL 132.7μmol/L,DBIL 74.1μmol/L,TP 65g/L,ALB 42.4g/L,Cr 49mg/L,BUN 3.8mg/L,CA199 79.78U/ml。

解析:1.原发灶占位6cm、与周围组织关系密切、无血管侵犯为T3,无肿大淋巴结为N0,没有远处转移为M0,故患者的临床分期为cT3N0M0,ⅡA期。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蒽环类药物的抗肿瘤机制主要是
  • 嵌合到DNA碱基对之间,干扰转录和阻止RNA合成

  • 解析:蒽环类药物主要有三种作用机理:⒈通过嵌入DNA双链的碱基之间,形成稳定复合物,抑制DNA复制与RNA合成,从而阻碍快速生长的癌细胞的分裂。⒉抑制拓扑异构酶II,影响DNA超螺旋转化成为松弛状态,从而阻碍DNA复制与转录。有研究显示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除蒽环类药物还包括依托泊苷等)能够阻止拓扑异构酶II的翻转,而这点对于它从它的核酸底物上脱离是必需的。这就意味着,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使拓扑异构酶II的复合物在DNA链断裂之后才能更稳定,导致后者催化了DNA的破坏;同时,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还能阻碍连接酶对DNA的修复。⒊螯合铁离子后产生自由基从而破坏DNA、蛋白质及细胞膜结构。

  • [单选题]寸口脉分候脏腑,心的病变反映于( )
  • 左关部


  • [单选题]前致癌物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往往先形成性质较活泼的中间代谢产物,再形成最终致癌物。这些中间代谢产物称
  • proximate carcinogens


  • [多选题]属于祛湿剂的是( )
  • 平胃散

    茵陈蒿汤

    八正散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8g63r.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职业卫生(正高) 儿童保健(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疼痛学(副高)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中药师(代码:202)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影像) 公卫助理医师 中药学(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