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PGE(前列腺素)
E
题目:治疗风湿性疾病的药物,不包括下列哪项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新生儿出生时身体红,但手足青紫,呼吸正常,心率120次/分,应采取哪种措施()
暂不处理,予观察
解析:标准答案:A
[单选题]针对该病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
乙酰胺
解析:乙酰胺是氟乙酰胺中毒的特效解毒剂,对已明确诊断和疑似氟乙酰胺中毒者都应尽早应用。
[多选题]提示:下腔静脉造影术后7天开始,患儿右下肢(造影穿刺侧)增粗。右足背动脉搏动亦有所减弱,局部皮肤温度无变化,局部无波动感。与此同时,腹水增多,腹胀加剧,入院第36天(造影术后20天)行腹腔穿刺,腹水外观清亮,镜检未见细胞,蛋白定量为1.0g/L,培养阴性。上述体征提示该患者可能出现了哪些病情变化
右侧股静脉栓形成
髂外静脉血栓形成
解析:本问提示有两个方面:一是右下肢肿胀;二是腹水加重。此时,患儿是下腔静脉造影后7天出现右下肢(造影穿刺侧)增粗,局部皮温无变化。同时,腹水增多,腹水外观清亮,未见细胞,蛋白定量3g/dl,细菌培养阴性。根据这些特点,下肢肿胀是水肿还是血肿?如果是血肿,根据提示,局部无波动感,另外单纯右下肢血肿不能解释腹水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排除C项。关于右下肢局部水肿,是由于炎症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的炎性肿胀?还是由于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加上患儿的严重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水肿?患儿右下肢局部皮肤温度无变化,不符合炎性肿胀。因为炎性肿胀有“红、肿、痛、热”表现。因此,也可以排除右下肢蜂窝组织炎。如上述所分析的,患儿右下肢局部肿胀很可能是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加上严重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患儿原有下腔静脉上段血栓形成,在引起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基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加上7天前局部静脉穿刺造成血管损伤,可以在局部诱发新的血栓形成。就其部位而言,我们必须看到该患儿除右下肢肿胀外,还有腹水的增加。血栓形成的部位有可能在右侧股静脉、右骼外静脉、下腔静脉,或一处或多处并存,所以,B、E、G项均为正确答案。另外,右侧股静脉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肿胀可压迫同侧的股动脉,以致同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至于心力衰竭引起的下肢水肿,应该是双下肢水肿且伴有肝脏肿大。如果是全心衰或左心衰可有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表现。因此,F项是错的。根据提示,患儿腹腔穿刺腹水检查的结果是,腹水清亮、无细胞成分、蛋白含量不高、培养阴性。这些不符合原发性腹膜炎引起的腹水表现。
[单选题]该患儿进一步体格检查最可能出现的阳性体征是
跟膝胫试验阳性
解析: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的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酒醉样步态,震颤、指鼻试验阳性,快复轮替试验阳性,下肢出现闭目难立征阳性及跟膝胫试验阳性,该病不会影响锥体束,故不会出现病理征阳性及踝阵挛阳性,也不会出现脑膜刺激征,一般在脊髓病变时才会出现腹壁反射和痛觉消失。故正确答案为E。
[多选题]有关蛋白质方面,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分
人乳喂养者每日需蛋白质2克/kg
动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量比植物蛋白质中多
蛋白质提供能量的10%~15%
解析:ABDE。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的 8%~15%。为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应首先保证能量供给,其次是蛋白质。食物中优质蛋白质含量高,必需氨基酸比例恰当,如动物蛋白、大豆蛋白,生物利用率高,蛋白质供能古总能量的比例则较低。1岁内婴儿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RNI为1.5~3g/(kg? d)。
[单选题]关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以下哪项不正确
剂量为0.2g/kg,连用3天
解析:E。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其主要作用是:①封闭巨噬细胞受体,抑制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结合;②在血小板上形成保护膜抑制血浆中的IgG或免疫复合物与血小板结合,从而使血小板避免被吞噬细胞所破坏;③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常用剂量为每日 0.4g/kg,连续5天静脉滴注;或每次1g/kg静脉滴注,必要时次日可再用1次;以后每 3~4周1次。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8g8l9j.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