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轮状病毒

E

题目:8个月婴儿,于11月8日因呕吐、水样泻、发热、流涕2天入院,大便镜检白细胞1~3/HP,可见脂肪滴,大便pH偏酸性,可能的病原体是

解析:①患儿发病年龄为8个月婴儿;②秋季(10月份)发病;③先有发热,继呕吐、腹泻,典型水样便,无腥味,次数增多;④查体:轻度脱水,大便镜检,WBC0~1个/HP,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鉴别诊断:①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全身中毒症状重,大便呈海水样,有黏液。②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夏季发病,大便黏液状,大便镜检,WBC多数/HP。③霉菌腹泻:继发于上消化道念珠菌病,可见"鹅口疮",侵犯食道时还可见咽痛、吞咽困难、厌食、呕吐,甚至呕血。④腺病毒引起腹泻主要症状是腹泻,呈水样便或稀便,量或多或少,无明显季节性,夏秋季略多。可呈暴发流行。故正确答案为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引起意识障碍的疾病,其中哪项属颅内感染
  • 脑型疟疾

  • 解析:属颅内感染的疾病脑型疟疾,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其他A、B、C、E选项均不属于颅内感染疾病。故本题选D。

  • [单选题]子宫切除后,最易损伤输尿管的步骤是
  • 处理子宫血管及子宫主骶韧带

  • 解析:上述选项均为行子宫切除时容易损伤输尿管的步骤,但在处理子宫血管及子宫主骶韧带时最易损伤。

  • [单选题]女,40岁,教师。右下肢静脉迂曲扩张13年,长时间站立后有酸胀感,近两年左足靴区颜色加深、肿胀,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诊断为
  •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 解析:本题属基本知识题、难度适中。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以大隐静脉曲张为多见,单独的小隐静脉曲张较为少见。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病程进展,交通静脉瓣膜破坏后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包括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和溃疡形成。

  • [单选题]普通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分期不包括( )
  • 发热期

  • 解析:普通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约占全部病例的90%。分为以下各期:①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有低热,咽痛、轻咳、鼻咽分泌物增多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此期传染性最强。②败血症期,患者突发寒战、高热、头痛、呕吐、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及精神萎靡等症状。幼儿则见哭闹拒乳、烦躁不安、皮肤感觉过敏及惊厥等。此期重要的体征是皮疹,约70%的患者可有皮肤黏膜的瘀点、瘀斑。病情严重者瘀点、瘀斑可迅速扩大,甚至可因血栓形成而发生皮肤大片坏死。此外,约10%的患者可出现唇周及其他部位单纯疱疹,少数患者伴脾脏肿大,关节疼痛。多数患者于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期。③脑膜炎期,此期患者高热及毒血症持续,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加重,患者头痛欲裂,呕吐频繁,血压增高,脉搏减慢,烦躁或谵妄,脑膜刺激征阳性,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或循环衰竭。前囟隆起有助诊断。此期持续2~5日。④恢复期,此期患者体温渐降至正常,症状好转,瘀斑、瘀点消失,神经系统检查正常,一般1~3周痊愈。

  • [单选题]TH1细胞分泌
  • IFN-γ

  • 解析:TH1细胞分泌IFN-γ。

  • [单选题]女,18岁。近1年来认为自己过胖,每日专注于自己的体重,体型,严格限制每日饮食,偶有贪食情况,但饱餐之后,立即自行呕吐或服泻剂,先出现畏寒,体温偏低,月经停止,比标准体重减轻25%,经详细询问病史及各种检查既往无躯体疾病史。最可能的诊断是
  • 神经性厌食症

  • 解析:神经性厌食症又称为厌食症,是患者自己有意造成的体重明显下降至正常生理标准体重以下,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的一种心理生理障碍。多见于青少年,发病年龄多在13~25岁期间,主要为女性,男性与女性患病之比约为1:9.5。

  • [单选题]判断尿路感染病人是复发还是重新感染,通常以病人前次治疗停药后几个月再发为依据?
  • 1个月

  • 解析:前次治疗停药后1个月内尿路感染再发,是上次治疗后复发,而1个月后再发,则常是重新感染,因此应该是1个月。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8j4n1r.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骨外科学(副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核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5)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口腔医学技术(士)(代码:103) 执业药师(西药)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