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表达MHCⅠ类分子

B

题目:肿瘤细胞被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的关键条件是( )

解析:细胞毒性T细胞CD8阳性T细胞一MHCⅠ类分子:CD4阳性T细胞-MHCⅡ类分子(这叫做“1”“8”岁,“2”“4”小时)。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病变是
  •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

  • 解析: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病变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

  • [单选题]某考生参加高考前数月产生严重焦虑,来到咨询室后,该生讲述了内心的恐惧与担心,治疗师只是认真地倾听,不做指令性指导。这种心理疗法的理论属于
  • 人本主义理论

  • 解析:人本主义疗法的基本方法:①无条件的积极尊重与接纳;②通情或设身处地的理解;③真诚(和睦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倾听。

  • [单选题]属于营养必需脂肪酸的是
  • 亚油酸

  • 解析:多不饱和酸如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和花生四烯酸(二十碳四烯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称为营养必需脂肪酸。

  • [单选题]下列因素中,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最强的是
  • 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 解析:调节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因素是血浆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和动脉血压,其中以血浆晶体渗透压最为敏感。大量出汗、呕吐或腹泻使机体失水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即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使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导致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故选B。相反,饮大量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使机体内多余的水排出体外,致尿量增加,故D错误。循环血量的改变也能反射性地影响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血量过多时,左心房扩张,刺激了容量感受器,传入冲动经迷走神经传人中枢,抑制了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释放抗利尿激素,从而引起排尿增多,血量恢复正常。血量减少时,发生相反的变化。A和E是一个意思,能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但不如B强。血浆胶体渗透压与抗利尿激素分泌无关,故不选C。此外,动脉血压升高可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 [单选题]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注意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多饮食高蛋白

  • 解析:高血压病人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

  • [单选题]疝囊壁的一部分为腹内容物时称
  • 滑动性疝

  • 解析:滑动疝指腹腔脏器连同被覆盖的部分腹膜脱出,构成部分疝囊壁的疝。滑动疝中最常见滑出的脏器依次为乙状结肠、盲肠、膀胱、子宫及附件等。此型疝临床常无特征性表现,术前往往难以确诊,多在术中才予以确诊,故选D。

  • [单选题]关于幼儿急诊的叙述,错误的是
  • 耳后枕部淋巴结不会肿大

  • 解析:幼儿急疹的发疹特征为热退疹出。高热时可有惊厥,耳后枕部淋巴结亦可肿大。注意B选项,“无色素沉着、脱屑”中间是顿号,表述的意思是“无色素沉着,无脱屑”。一个标点符号不同,含义也不同。

  • [单选题]与急性胰腺炎预后无关的表现是
  • 血淀粉酶显著升高

  • 解析:出现休克、腹膜刺激征,或是血钙小于2mmol/L、血糖大于11.2mmol/L均提示胰腺炎预后不良,但少数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峰值不超过正常值3倍,而少数其他急腹症可能超过3倍。故选D。

  • [单选题]前列腺癌筛查最常用的方法是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

  • 解析:目前最常用的前列腺癌筛查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PSA是前列腺癌最重要的标志物之一。筛查时可联合或不联合直肠指诊检查。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8jlnmj.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结核病学(副高) 骨外科学(副高) 核医学(副高) 医院药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MRI医师 中医助理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