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控制菌培养温度为23~28℃ 具抑菌活性的供试品不必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BE

题目:下列哪些操作不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对微生物检查法的规定

解析:规定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3~28℃;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0~35℃。具有抑菌活性的供试品进行检查时常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离心沉淀集菌法、薄膜过滤法、中和法处理,以消除供试品试液的抑菌活性。玫瑰红钠培养基是选择性培养剂,用于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我国药典对"熔点"测定规定如下
  • 记录初熔至全熔时温度

    "初熔"系指出现明显液滴时温度

    "全熔"系指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

    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

    被测样品需研细干燥


  • [多选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所称的抗菌药物是指
  • 治疗细菌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治疗真菌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治疗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非典型病原体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 [多选题]普萘洛尔作为β受体阻断药,表现为
  • 与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竞争受体

    使受体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有内在拟交感活性

    有膜稳定作用

  • 解析:普萘洛尔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或拟肾上腺素药物竞争β受体(竞争性拮抗药),从而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能经神支配器官的β效应。尚有内在拟交感神经活动性,即有一定程度的兴奋β受体的性能,这种性能是内在拟交感活动性所引起的β受体兴奋效应,往往被β受体阻断效应所掩盖,但可以对抗或减弱β型应用的效果。还有膜稳定作用,有些β受体阻断剂尚有局部麻醉和直接抑制心脏作用(奎尼丁样作用)。

  • [多选题]眩晕病常见的证型有( )
  • 肝阳上亢

    痰浊中阻

    气血两虚

    肾精不足


  • [多选题]下列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中,叙述正确的是
  • 水溶性大的药物易于吸收

    通常弱酸性药物pKa>4.3,弱碱性药物pKa<8.5,可被直肠黏膜迅速吸收

  • 解析:药物的理化性质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①溶解度。一般水溶性大的药物易于溶解于体液中,可增加药物与吸收部位的接触面,从而增加吸收。对于脂溶性药物,其油一水分配系数越大,从基质中的释放越缓慢;反之则快。所以,为增加吸收速度,药物以盐形式供用较以对应的盐基形式供用为好,亦可制成包合物。②粒径。药物在基质中不溶而呈混悬分散状态时,其粒径大小能影响吸收,小粒子的表面积大有利于释放与吸收。因此,一般制备混悬型栓剂的药物都宜微粉化。③脂溶性与解离度。脂溶性好,未解离型的药物透过性好,容易吸收;未解离的分子愈多,透过性愈好,吸收愈快;高度解离的药物,如季铵盐类化合物透过极微或不透过,很难吸收。通常弱酸性药物pKa>4.3,弱碱性药物pKa<8.5,吸收均较快,但如果弱酸性药物pKa<3,弱碱性药物pKa>10,吸收则慢。药物的解离度一般受到用药部位pH值的影响,故而降低弱酸性药物pH值或升高弱减性药物pH值均可增加吸收。

  • [多选题]药历的基本内容应包括
  • 患者基本情况

    药物治疗经过

    药师指导管理

    治疗费用情况

    药物治疗效果评价


  • [多选题]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
  • 药物理化性质

    体液pH

    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

    血浆蛋白结合率

  • 解析: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体液pH、血浆蛋白结合率和膜通透性是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膜通透性主要以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为主。

  • [多选题]申报新制剂的主要内容包括
  • 处方、制备工艺、辅料等

    稳定性试验

    溶出度或释放度试验

    生物利用度

  • 解析:《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申报新制剂的主要内容:处方、制备工艺、辅料等;稳定性试验;溶出度或释放度试验;生物利用度。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8jy5j.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肿瘤内科(正高) 中医外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中医护理(副高)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病理学主治医师(代码:351)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中医执业医师 中药学(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