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窦性心律不齐的常见类型有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是


  • [单选题]关于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mV

  • 解析: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mV是常规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动态心电图由于导联系统不同,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常采用"3个1标准",即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mm(0.1mV),持续时间≥1分钟,2次发作间隔时间≥1分钟。

  • [单选题]以下为不典型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但应除外
  • 正确答案 :B
  • RR间距进行性缩短

  • 解析: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有时表现为不典型文氏现象,如:心室漏搏前的PR间期可意外地延长,或出现连续两次心室漏搏,或漏搏后的第一个PR间期不恢复反而延长。其原因是由于前一次激动在交界区发生隐匿性传导,使交界区产生新的不应期,随后的P波遇其相对不应期则可发生传导延缓致PR间期延长,遇其有效不应期则可发生连续2次心室漏搏现象。RR间距进行性缩短,至形成一个长RR间距结束文氏周期属于典型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

  • [单选题]传统的三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标准不能排除二度房室阻滞伴干扰引起的房室分离。以下为有些学者建议的更严格的诊断三度房室阻滞的标准,其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必须是室性逸搏心律

  • 解析:三度房室阻滞是指房室传导系统某部位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逸搏间期),诊断标准要求有完全性的房室分离,心房率>心室率,且心室率必须是缓慢的逸搏心律,以与干扰性房室分离相鉴别。但传统的三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标准不能排除二度房室阻滞伴干扰引起的房室分离。因此,有些学者提出更严格的诊断三度房室阻滞的标准:①逸搏心率需<45次/分;②逸搏周期≥2倍PP间期(有助于排除二度房室阻滞);③心房率<135次/分(有助于排除生理不应期的影响)。逸搏心律可以为室性,亦可为交界性。

  • [单选题]关于Brugada综合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患者常因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而发生晕厥或猝死


  • [单选题]3相束支阻滞是指
  • 正确答案 :E
  • 束支的不应期病理性延长,但小于PP间距,仅在心率增快时出现的束支阻滞

  • 解析:3相束支阻滞,又称为快频率依赖性束支阻滞,是指束支的不应期已有病理性延长,但小于PP间距,平时不出现束支阻滞,仅在心率增快时(PP间距小于束支有效不应期)时出现束支阻滞。

  • [单选题]下列疾病中出现二尖瓣型P波而诊断左心房肥大并不可靠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是

  • 解析:上述疾病均可引起左心房负荷增加或房内传导异常,心电图可表现为二尖瓣型P波,但并不一定有左心房肥大。

  • [单选题]心绞痛发作时胸痛的典型部位是
  • 正确答案 :A
  • 胸骨中、上段后

  • 解析:心绞痛发作时,胸痛的典型部位主要在胸骨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 [多选题]关于右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CDE
  • 发生机制可能与触发活动有关

    对腺苷敏感

    可发生晕厥

    常表现为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 解析:右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主要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部位,右心室其他部位也可发生,但较少见。

  • [单选题]动脉导管未闭时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
  • 正确答案 :C
  • 左心室肥大


  • [多选题]洋地黄中毒引起的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治疗有
  • 正确答案 :ACE
  • 应用胺碘酮

    补充钾盐

    立即停止用洋地黄


  • [单选题]传统的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分期是
  • 正确答案 :B
  • 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陈旧期

  • 解析: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已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实施有效治疗(溶栓、抗栓或介入性治疗等),已显著缩短整个病程,并可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可不再呈现上述典型的演变过程。2007年,ESC、ACC、AHA和WHF建议在临床上将急性心肌梗死分为:进展期《6小时)、急性期(6小时~7天)、愈合期(7~28天)、陈旧期(≥29天)。

  • [单选题]以下为食管心房调搏的临床价值,但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 能够确定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8jz4nn.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老年医学(正高) 结核病学(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4)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9)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公卫执业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