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心肌梗死的营养治疗原则是( )。
  • 正确答案 :D
  • 限制总能量和脂类摄入

  • 解析:其原则为降低能量、控制体重,减少脂肪总量及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限制单糖和多糖摄入,供给适量无机盐和维生素。

  • [单选题]对肠外营养液持续性输注法表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采用此法时常出现高钠血症

  • 解析:持续性输注对机体氮源、能量及其他营养物质的供给处于持续状态,因此胰岛素的分泌和血糖值较平稳,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较小;且持续性输注时,胰岛素的分泌保持在高水平状态,阻止了脂肪分解,促进脂肪合成,并使葡萄糖以糖原形式储存在肝脏,常出现脂肪肝和肝肿大,故D项说法错误。

  • [单选题]下列营养素在畜肉食品中含量较少的是
  • 正确答案 :C
  • 碳水化合物

  • 解析:畜肉中的碳水化合物以糖原的形式存在于肌肉和肝脏中,含量较少。

  • [单选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补充矿物质最为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B
  • 补钙同时补充锌和铜

  • 解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合理补钙,补充钙剂200~1000mg/d。随着年龄增长,钙吸入较磷下降更快,故钙磷比值应高于2:1。大部分食品含氟量都很低,不能达到补充的目的,而饮水是氟的重要来源。

  • [单选题]膳食治疗的目的与作用不包括
  • 正确答案 :E
  • 营养监测

  • 解析:膳食治疗的目的为消除病因、改善症状、诊断疾病和辅助治疗。而营养监测是对社会人群进行连续的动态观察,以便作出改善居民营养的决定,不属于膳食治疗目的。

  • [单选题]能够反映长期膳食行为、可用于研究慢性病与膳食模式关系的膳食调查方法是
  • 正确答案 :E
  • 食物频数法

  • 解析:食物频数法可反映长期膳食行为,其结果可作为研究慢性病与膳食模式关系的依据,也可供膳食咨询指导之用。

  • [单选题]为了预防肿瘤发生,在防癌膳食建议中对肉食提出的要求是要减少( )。
  • 正确答案 :D
  • 猪肉摄入

  • 解析:每天红肉(牛、羊、猪肉及其制品)摄入量在80g以下,能量在总摄入量的10%以下,尽可能选择禽肉和鱼肉。

  • [单选题]膳食铁的最好食物来源是
  • 正确答案 :A
  • 畜、禽、鱼类

  • 解析:畜禽肉和动物血中铁含量丰富,且主要以血红素铁形式存在,其吸收受食物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生物利用率高,是膳食铁的良好来源。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目前没有发现具有致癌性的污染物是
  • 正确答案 :D
  • 甲基汞

  • 解析:甲基汞主要在体内蓄积,可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和神经损伤,目前未发现明确致癌性,因此选D。

  • [单选题]下列营养素中含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蛋白质

  • 解析:考查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 [单选题]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它们连接在一起是依靠( )。
  • 正确答案 :D
  • 肽键

  • 解析:氨基酸之间通过缩合反应形成肽键(-CO-NH-)将它们连接起来,构成多肽链,继而通过二硫键(-S-S-)连接构成蛋白质。

  • [单选题]维生素A缺乏最早的症状是
  • 正确答案 :C
  • 暗适应能力下降

  • 解析:维生素A缺乏最早的症状是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夜盲症。

  • [单选题]手术后与手术前对比,无并发症者对能量的要求
  • 正确答案 :A
  • 增加10%

  • 解析:对于无并发症者,能量需要略高于术前,一般增高10%;如果伴有腹腔感染者,则能量需要量可增加50%。尽可能增加蛋白质供能的比例,使机体尽快获得正氮平衡。

  • [单选题]维持肾功能正常的因素不包括( )。
  • 正确答案 :E
  • 尿道通畅

  • 解析:维持肾脏功能正常的因素有充足的血容量、血液酸碱度、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超滤功能正常、肾小管的分泌和重吸收功能正常。

  • [单选题]下列疾病不是由于营养过剩引起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佝偻病

  • 解析:营养性疾病包括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营养过剩包括糖尿病、痛风、肥胖、高胆固醇血症。佝偻病属于营养不足性疾病。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23nj3.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消化内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代码:212)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