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亡阳兼气脱证,首选的药对是
  • 正确答案 :D
  • 附子,人参

  • 解析:附子有毒力强,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故为治亡阳证之首选。干姜、高良姜,均辛热,善散寒温中、止痛止呕,治阳虚中寒之脘腹冷痛吐泻。肉桂、桂枝,同为辛甘温热之品,均能助阳散寒、温经通脉、止痛。吴茱萸性热有小毒,功善散寒止痛、燥湿助阳、疏肝下气,主治中焦虚寒、肝气夹痰湿上犯之颠顶头痛。亡阳气脱者,配大补元气药。如人参。

  • [单选题]厚朴最适于治疗的病证是
  • 正确答案 :B
  • 脘腹胀满


  • [单选题]下列关于柴胡"疏肝解郁"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解热

  • 解析:柴胡的解热、抗病原微生物、抗炎,促进免疫功能等作用是其和解表里功效的药效学基础;保肝、利胆、降脂、镇静、镇痛等是其疏肝解郁功效的体现;而其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可能与其升举阳气功效有关。故此题应选A。

  • [单选题]苦参具有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E
  •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 解析: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苦寒清燥,沉降下行。既善清热燥湿、祛风杀虫而止痒,又能利尿导湿热之邪从小便出,为治湿热之疮疹、带下、黄疸、泻痢、便血及淋痛等所常用。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主治病证:(1)湿疮,湿疹,疥癣,麻风,阴痒,带下。(2)湿热黄疸、泻痢、便血。(3)湿热淋痛,小便不利。

  • [单选题]适合低温粉碎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干浸膏


  • [单选题]炒炭后,挥发油中检出新成分,并具有止血作用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荆芥

  • 解析:炒炭后具有止血作用的药物有干姜、牡丹皮、乌梅、荆芥等。荆芥炒炭后,从其所含挥发油中可检出9种生荆芥油所没有的成分,并且具有止血作用。故正确答案为C。

  • [单选题]治疗膏淋首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萆薢

  • 解析:萆薢能泄降,平而不偏,入肝、胃与膀胱经。既除下焦之湿而分清祛浊,为治膏淋、白浊及湿盛带下之要药。

  • [单选题]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是
  • 正确答案 :D
  • 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 解析: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是:①攻补应用合理,即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②把握先后主次;③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 [单选题]穿刺法适用于检查哪类药材的软化程度
  • 正确答案 :B
  • 粗大块状药材


  • [单选题]外用膏剂中药物透皮吸收过程包括
  • 正确答案 :B
  • 释放、穿透、吸收

  • 解析:外用膏剂中药物透皮吸收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三个阶段。释放系指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到皮肤或黏膜表面;穿透系指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对局部组织起治疗作用;吸收系指药物透过皮肤或黏膜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故此题应选B。

  • [单选题]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功效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槟榔


  • [单选题]吴茱萸汤和理中丸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人参

  • 解析:理中丸组成:人参 干姜 白术 甘草各9g。而吴茱萸汤组成:吴茱萸 9g,生姜18g,人参9g,大枣十二枚。故此题应选A。

  • [单选题]不属于医疗用毒性药品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朱砂

  • 解析:医疗用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毒性药品的包装容器上必须印有毒药标志。在运输毒性药品的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事故。毒性中药品种:1、砒石(红砒、白砒);2、砒霜;3、水银;4、生马钱子 ;5、生川乌;6、生草乌;7、生白附子;8、生附子;9、生半夏;10、生南星;11、生巴豆;12、斑蝥;13、青娘虫;14、红娘虫;15、生甘遂;16、生狼毒;17、生藤黄;18、生千金子;19、生天仙子;20、闹羊花;21、雪上一枝蒿;22、红升丹;23、白降丹;24、蟾酥;25、洋金花;26、红粉;27、轻粉;28、雄黄。毒性西药品种:1、去乙酰毛花甙丙; 2、洋地黄毒甙;3、阿托品;4、氢溴酸后马托品;5、三氧化二砷;6、毛果芸香碱;7、升汞;8、水杨酸毒扁豆碱;9、亚砷酸钾;10、氢溴酸东莨菪碱;11、士的宁;12、A型肉毒毒素。

  • [单选题]黄柏宜切
  • 正确答案 :D
  • 细丝

  • 解析:丝(包括细丝和宽丝)适宜皮类、叶类和较薄果皮类药材。如黄柏、厚朴、桑白皮、青皮、合欢皮陈皮等均切细丝。故正确答案为D。

  • [单选题]药用酯树脂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血竭

  • 解析:药用酯树脂的是血竭。故答案选A。

  • [单选题]"阴亢者,胜之以阳"的理论依据是
  • 正确答案 :E
  • 阴阳对立制约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2d95o.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急诊医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中药学(副高) 超声医学技术(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妇科) 公共卫生管理 药学(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