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以下哪几项不是新生隐球菌的特征:
  • 正确答案 :BCE
  • 能形成厚膜孢子

    引起皮肤粘膜感染

    用青霉素治疗有效


  • [多选题]主要以外毒素致病的细菌是
  • 正确答案 :ABCE
  • 产气荚膜梭菌

    破伤风梭菌

    肉毒梭菌

    痢疾杆菌


  • [多选题]病毒干扰现象:
  • 正确答案 :ABCDE
  • 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一部分

    可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可在同种、同型、同株和异种病毒之间发生

    灭活病毒也能干扰活病毒

    与干扰素有关

  • 解析: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常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复制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病毒间的干扰见于人和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尤其多见于人和动物病毒。干扰现象可在同种、同型以及同株的病毒间发生。异种病毒和无亲缘关系的病毒间也可干扰。干扰现象不仅在活病毒间发生,灭活病毒也能干扰活病毒。病毒间干扰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干扰素的产生有关。病毒间的干扰现象能够中止感染,导致宿主康复。干扰现象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病毒存在自身干扰或同型间的干扰,因此,使用病毒疫苗后,应注意由于疫苗病毒间的干扰或疫苗病毒被野毒株的干扰而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 [多选题]下列关于支原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CD
  • 是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

    主要经呼吸道感染

    侵入人体后靠顶端结构吸附于细胞表面

    患者血清可与人O型红细胞在4以下发生凝集反应


  • [多选题]细菌侵入血流引起的全身感染有
  • 正确答案 :ACDE
  • 菌血症

    败血症

    脓毒血症

    内毒素血症


  • [多选题]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毒素性疾病有
  • 正确答案 :CDE
  • 食物中毒

    毒性休克综合征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 [多选题]淋病奈瑟菌的致病机制是通过
  • 正确答案 :ABCDE
  • 菌毛

    外膜蛋白

    荚膜

    IgA1蛋白酶

    脂多糖、内毒素与补体、IgM等共同作用


  • [多选题]构成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包括
  • 正确答案 :ABCDE
  • 皮肤与粘膜机械性阻挡与屏障作用

    血脑与胎盘的屏障作用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正常体液与组织中抗菌物质的作用

    呼吸道.消化道局部粘膜中分泌型IgA的作用


  • [多选题]新生隐球菌可见
  • 正确答案 :BD
  • 芽生孢子

    荚膜


  • [多选题]衣原体感染的传播方式有
  • 正确答案 :BCDE
  • 经直接接触传播

    经性接触传播

    经垂直传播

    经呼吸道传播


  • [多选题]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具有一些重要作用,主要有:
  • 正确答案 :ABDE
  • 转化宿主细胞

    抗细胞凋亡作用

    具有酶功能

    抑制细胞生物合成


  • [多选题]气单胞菌属与肠杆菌科相鉴别的主要依据是前者为
  • 正确答案 :BD
  • 氧化酶阳性

    葡萄糖氧化


  • [多选题]HIV损伤CD4+T细胞的可能机制包括:
  • 正确答案 :ABCE
  • 使受染细胞通透性增加

    干扰细胞正常新陈代谢

    ADCC效应导致细胞受损

    受染细胞与正常细胞融合


  • [多选题]吲哚(靛基质)试验呈阳性的细菌是
  • 正确答案 :ADE
  • 霍乱弧菌

    变形杆菌

    大肠杆菌


  • [多选题]白喉杆菌:
  • 正确答案 :ABCE
  • 革兰染色阳性

    胞浆内有异染颗粒

    在吕氏血清培养基上生长迅速

    依靠外毒素致病


  • [多选题]关于补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CD
  • 存在于人与动物血液中

    不耐热

    具有溶细胞和促进溶菌作用

    血清中C3含量最高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41r7y.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肾内科(正高) 针灸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心血管内科(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妇幼保健主治医师(代码:364)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理化检验技术(士)(代码:109)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