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功能性收缩期杂音最常见部位是
  • 正确答案 :A
  • 肺动脉瓣区

  • 解析:功能性杂音包含生理性杂音、无害性杂音、相对性杂音等,收缩期杂音最常见部位为肺动脉瓣区。

  •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应首选治疗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利多卡因


  • [单选题]医患关系遵循的最重要的道德原则是( )
  • 正确答案 :A
  • 医患平等关系


  • [单选题]对于右心室流出道室速,下列可作为首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β受体阻滞剂

  • 解析:右室流出道室速药物治疗可使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药物,有效率在25%-50%。腺苷主要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治疗药物。故C正确。

  • [单选题]胰岛素是由( )
  • 正确答案 :A
  • 胰岛B细胞分泌


  • [单选题]水肿表现为非可凹性的疾病为
  • 正确答案 :D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单选题]导致急性肺水肿的直接原因是
  • 正确答案 :C
  • 肺静脉压力升高

  • 解析:肺静脉压力升高,可以直接引起肺水肿,肺动脉压力升高、左心房压力高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间接引起肺水肿,右心房压力升高不引起肺水肿。

  • [单选题]男性,59岁。刺激性咳嗽,晨起痰中带血。胸片无异常。有高血压、冠心病史,该患者首先应做哪项检查( )
  • 正确答案 :A
  • 胸部CT


  • [单选题]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大咯血,首选治疗为
  • 正确答案 :E
  • 呋塞米

  • 解析:二尖瓣狭窄由于左房压升高,使肺静脉及肺毛细血管压相继升高。因肺静脉与支气管静脉相通,支气管静脉曲张破裂常导致大咯血。所以治疗应降低肺静脉压,首选强力利尿剂治疗。

  • [单选题]患者女性,25岁,心悸,气促。反复咯血10年。体检:梨形心影,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有开瓣音,宜采用
  • 正确答案 :C
  • 二尖瓣成形术

  • 解析:本例患者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有肺动脉高压。患者反复咯血表明由于二尖瓣狭窄致使左心房压力增高,肺静脉压增高导致支气管黏膜下的支气管静脉淤血、扩张、破裂出血。所以采用的治疗措施必须要能尽快降低肺静脉压。洋地黄、利尿剂、垂体后叶素等都不能达到此目的。二尖瓣置换术是一种根治的手段,但患者尚年轻,从体征上分析其二尖瓣瓣叶尚有弹性(因为听诊有开瓣音),所以可先考虑行二尖瓣成形术以降低左心房及肺静脉压力,解除咯血症状。目前介入性的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可作为首选。

  •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恢复正常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是
  • 正确答案 :C
  • 肌红蛋白


  • [单选题]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有头痛、面色苍白、出汗、心动过速等,α受体阻滞剂有效( )
  • 正确答案 :E
  • 嗜铬细胞瘤


  • [单选题]女性,52岁。近4年来上腹痛反复发作,多次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每次发病前均无明显诱因。该患者发病的最常见病因可能是
  • 正确答案 :D
  • 胆道疾病


  • [单选题]充血性心力衰竭所产生的胸腔积液为
  • 正确答案 :A
  • 漏出液

  • 解析:胸腔积液的性质因为病因不同而异。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因为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所致得胸腔积液为漏出液。系统性红斑狼疮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所导致的浆膜腔积液为渗出液。

  • [单选题]一侧肢体(上、下肢)瘫痪伴有同侧脑神经损害是
  • 正确答案 :C
  • 偏瘫

  • 解析: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可分别称为完全性瘫痪和不完全性瘫痪(轻瘫)。不同部位或不同组合的瘫痪可分别命名为:①单瘫:单一肢体瘫痪,多见于脊髓灰质炎;②偏瘫:为一侧肢体(上、下肢)瘫痪,常伴有同侧颅神经损害,多见于颅内病变或脑卒中;③交叉性偏瘫:为一侧肢体瘫痪及对侧颅神经损害,多见于脑干病变;④截瘫:为双侧下肢瘫痪,是脊髓横贯性损伤的结果,见于脊髓外伤、炎症等。

  • [单选题]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多见于( )
  • 正确答案 :C
  • 慢性萎缩性胃体胃炎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49wod.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中医外科学(正高) 护理学(正高) 病案信息技术(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广东省药学专业初级 口腔执业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