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药物的理化性质 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体液的pH值 机体的生理屏障

ABCE

题目:影响药物在组织中分布的因素有

解析: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生理解剖因素和药物理化性质两大类。生理解剖因素主要包括血液循环速度等。除了中枢神经系统外,药物分布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血液循环速度,其次为毛细血管或各种屏障的通透性。在药物理化性质中,脂溶性及分子量大小对药物的吸收影响很大。对于毛细血管壁,脂溶性或水溶性小分子药物易于透过;非脂溶性药物透过的速度与其分子大小成反比;解离型药物较难透过。对于血脑屏障,水溶性化合物如青霉素难以通过,脂溶性物质如乙醚、氯仿等则易于通过。对于胎盘,非解离型的高脂溶性药物,例如某些全身麻醉药、巴比妥类,易于通过。另外还有药物与血浆蛋白质结合的能力、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的影响等,如四环素可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中,消除非常慢。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为了维持药物的疗效,最合理的给药方式是
  • 根据药物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

  • 解析: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最终结果是单位时间内药物的消除量随血液浓度而变化,血液的浓度越高,单位时间内消除量就越大。为了维持恒定的有效血药浓度进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按一定的间隔时间给药是必要的。临床上,可适当根据半衰期(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确定给药时间。按半衰期的长短,常用药物分为4类。欲使超快消除类药物(半衰期≤1小时)在血浆中维持某一合适浓度,给药次数就得较其他类药物频繁些,为保证有效血药浓度的维持,无论超快或快速消除类(半衰期=1~4小时),都以静脉滴注为宜;中等消除类(半衰期=4~8/小时)可取半衰期的长短作为给药间隔,按每天3~4次给药。消除慢(半衰期=8~12小时)的药物,每天给药2次。还有极慢消除类(半衰期为>24小时)可按每天给药1次。因为在给药间隔期间内,这类药物浓度的波动幅度决不会像快速消除类药物引起的幅度大。

  • [单选题]以下哪种抗结核药物应用于儿童和青少年时,应特别注意严密观察其副作用
  • 链霉素

  • 解析:本题考查抗结核药的合理应用。链霉素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发生肾毒性,前庭和耳蜗毒性,神经肌肉阻滞;孕妇禁用,老年、儿童及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应特别注意严格观察其副作用。

  • [单选题]下列关于糖皮质激素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减少血中淋巴细胞数

  • 解析:糖皮质激素对血液成分的影响: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增加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但使血中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 [单选题]患者女性,35岁,甲状腺肿大、突眼、心慌、失眠,心率100次/分,血压140/90mmHg,诊断为甲亢。该患者考虑手术治疗,医生要求病人术前服用复方碘化钾,其主要目的是
  • 减少甲状腺血流,使其变小变硬

  • 解析:碘剂(复方碘化钾)的作用在于抑制蛋白水解酶,减少甲状球蛋白的分解,从而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还能减少甲状腺的血流量,减少腺体充血,使腺体缩小变硬。但由于碘剂不能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因此一旦停服后,贮存于甲状腺滤泡内的甲状球蛋白大量分解,将使甲亢症状重新出现甚至加重,因此凡不准备施行手术治疗的甲亢病人均不能服用碘剂。由于硫脲类药物能使甲状腺肿大充血,手术时极易发生出血,增加手术困难和危险,因此服用硫脲类药物后必须加用碘剂。

  • [多选题]氧化还原法中常用的滴定液是
  • 硫酸铈

    草酸

  • 解析: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法。常见氧化还原滴定方法分为碘量法、铈量法、高锰酸钾法、亚硝酸钠法等,故碘滴定液和硫酸铈滴定液分别为碘量法和铈量法中的滴定剂。草酸滴定液为高锰酸钾滴定液的返滴定剂。锌滴定液为络合滴定法中EDTA滴定液的返滴定剂;硝酸银滴定液则为沉淀滴定法中常用的滴定剂。

  • [多选题]下列药物中.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是
  • 氯丙嗪

    丙米嗪

    四环素

    丙戊酸钠

    甲氨蝶呤

  • 解析:本题考查有肝损害的药物。氯丙嗪、丙米嗪可导致慢性胆汁淤积。四环素、丙戊酸钠以胆汁淤积性损害为主,引起药物性脂肪肝。甲氨蝶呤可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 [单选题]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时,下列不是胆碱能神经突触的中毒症状的是
  • 肌肉颤动

  • 解析: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影响胆碱能神经肌肉接头功能,表现为肌无力、不自主肌束抽搐、震颤,并可导致明显的肌无力和麻痹,严重时可引起呼吸肌麻痹。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5471y.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正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计划生育主治医师(代码:360) 执业药师(西药)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眼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执业兽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