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替代治疗
C
题目:在内分泌疾病功能减退中首选的治疗是
解析:内分泌疾病功能减退的治疗首选替代治疗。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者补充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补充皮质醇,男性性腺功能减退者补充睾酮等。故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足月孕妇规律宫缩10小时入院,检查宫口开大4cm,胎儿头S=0;4小时后检查宫开大8cm,胎儿头S-1;又2小时后检查,宫口开大仍8cm,儿头S+1,盆腔后部空虚,宫颈前唇水肿,胎心正常,产妇阵阵向下屏气用力,此时最可能的胎方位是
枕后位
解析:该产妇宫口开大8cm(活跃期)后产程无进展,盆腔后部空虚,宫颈前唇水肿,产妇阵阵向下屏气用力,为枕后位的特点。胎儿头高直位或前不均倾位常表现在潜伏期产程延长。
[单选题]猩红热患儿皮疹特点,以下哪项不正确
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皮疹稀疏
解析:猩红热皮疹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易受摩擦部位更密集,可有皮下出血点形成紫红色线条,即帕氏线。
[单选题]女孩儿3岁。因发现双下肢畸形来诊。查体:T36.5℃,P100次/分。轻度肋缘外翻,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腹软,无压痛。双下肢呈O型。可见手足镯,骨骼X线检查示佝偻病活期表现。实验室检查:血钙正常,血磷低,尿磷增加,血碱性磷酸酶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解析:三岁患儿双下肢O形、手足镯、X线示佝偻病、血碱性磷酸酶增高考虑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避错】①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严重的佝偻病体征,低钙血症、低磷血症,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Ⅰ型患儿可有高氨基酸尿症;Ⅱ型患儿的一个重要特征为脱发。②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多为性连锁遗传,为肾小管重吸收磷及肠道吸收磷的原发性缺陷所致,佝偻病的症状多发生于1岁以后,因而2~3岁后仍有活动性佝偻病表现,血钙多正常,血磷明显降低,尿磷增加。③肾小管性酸中毒主要表现为低血钾和佝偻病,并可出现肾钙化或肾结石。④肾性佝偻病由先天性肾发育不全、慢性肾炎等致肾功能减退,引起骨骼畸形。血钙虽低,但很少引起手足搐搦。
[单选题]关于外毒素的叙述,哪项错误
毒性部分是类脂A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外毒素,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主要是某些革兰氏阳性菌,也有少数是革兰氏阴性菌,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不稳定,60℃以上能迅速破坏,故不耐热,毒性作用强,小剂量即能使易感机体致死,对组织有选择性在甲醛作用下可以脱毒成类毒素,但保持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而类脂A是一种特殊的糖磷脂,是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份。故本题选D。
[单选题]男,36岁。剧烈运动时胸闷2周。饮酒2年,每日饮白酒约50ml(1两)。心电图示左室肥大,Ⅱ、Ⅲ、aVF、aVL导联有病理性Q波。心导管检查示左室腔与流出道间压差>20mmHg,Brochenbrough现象阳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肥厚型心肌病
解析:左室腔与流出道间压差>20mmHg,Brochenbrough现象阳性是肥厚型心肌病的特征性表现,因此正确答案为C。酒精性心肌病可引起心力衰竭,不是流出道狭窄,因此B为错误选项。
[单选题]下列关于发热时机体代谢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出现正氦平衡
解析:体温升高1°C,代谢率升高约13%。分解代谢增加,蛋白质分解增强,大量氨基酸进入血液循环中,出现负氮平衡;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增加,血糖升高,糖原贮备减少。代谢率增加使部分组织相对缺氧,血乳酸升高。脂肪被大量分解,血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维生素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的消耗明显增大;发热时水的蒸发量明显加大。
[单选题]男.55岁。大量饮酒10余年,停止喝酒后2天出现走路不稳、四肢震颤,看到床上有鱼、虾在跳,分不清方向,判断不了时间。头颅CT无异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酒精性痴呆
解析:患者"大量饮酒10余年"提示嗜酒病史,头颅CT无异常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结合题意,考虑诊断为酒精性痴呆。酒中毒性痴呆或酒精性痴呆是酒精对脑组织的慢性直接作用所致的原发性、特征性痴呆。系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脑器质性损害,是慢性酒中毒最严重的状态。表现为震颤、谵妄、痉挛发作、急性或慢性人格改变、智力低下、记忆力障碍等。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548gv.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