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患侧瞳孔散大

C

题目:小脑幕切迹疝最有意义的临床定侧体征是

解析:本题属于以理解记忆为主的试题,主要考核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小脑幕切迹疝的表现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意识和瞳孔改变,对侧肢体自主活动障碍及生命体征的紊乱。其中患侧瞳孔散大为小脑幕切迹疝最重要的定侧体征。大部分考生对此知识点掌握较好,选择了正确答案C。其他选项中D最具有迷惑性,对侧肢体腱反射亢进虽然可以在小脑幕切疝早期出现,但是并不具有特征性,也没有定侧意义,因而不是正确答案。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知觉体验中表现为错觉的是
  • 将输液管看成是一条蛇

  • 解析:错觉是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被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错觉可见于正常人,如幻想性错觉就可见于想象丰富的健康人,也可见于分离转换性障碍、精神分裂症等;人在过度紧张、虚弱情况下也可以出现错觉,如通常说的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就是错觉,风声鹤唳就是错听;如一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将输液器看成是一条欲爬向患者的长蛇,这是错视。故选B。

  • [单选题]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依据中,正确的是
  • 反酸、烧心症状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症状缓解,支持诊断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依据的理解。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一部分是仅有症状而并不存在食管黏膜破损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所以并非必须有胃镜检查的黏膜异常才能诊断,因此选项A错误。该病的典型症状为反酸、烧心,但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胸痛或吞咽困难以及呼吸道症状等非特异性症状,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一部分患者并没有异常酸反流而是表现为非酸反流或弱酸反流,单纯酸监测正常并不能排除胃食管反流病,因此选项D也是错误的。食管压力测定可以查知食管和下食管括约肌的动力异常,了解胃食管反流病的病生理基础,但并不用于确定诊断,选项E是错误的。本病为酸相关疾病,反酸、烧心等典型症状经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后缓解则支持该病诊断,因此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 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又称婴儿性手足搐搦症,绝大多数见于婴儿时期,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以致血清钙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出现惊厥和手足搐搦等症状。血清钙低于1.75mmol/L时,出现惊厥,喉痉挛和手足抽搐。而升血钙,降血磷的内分泌腺是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反应迟钝也会使血钙下降。故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脊柱关节炎发病与哪个基因有关
  • HLA-B27

  • 解析:脊柱关节炎与HLA-B27基因有很强的相关性。

  • [单选题]心脏病产妇胎儿娩出后应立即
  • 腹部放置沙袋

  • 解析: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患者在分娩的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后可行侧切以低位产钳或胎吸术助产,胎儿娩出后应立即腹部放置沙袋,防止腹腔压力忽然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引起心衰。故选A。

  • [单选题]受损后造成软腭、咽喉部肌肉麻痹的神经核是( )
  • 疑核

  • 解析:疑核受损后造成软腭、咽喉部肌肉麻痹。

  • [单选题]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

  • 解析:天然免疫是人类在长期的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御致病菌等抗原的功能,因其作用范围广泛,不是针对某一特定致病菌,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主要由组织屏障和某些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组成。

  • [单选题]患者,女,25岁。头痛3年余,每次头痛前有烦躁不安、视物模糊,头痛发作以右侧为主,并扩展至整个头部,呈搏动性,持续时间约10小时。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脑电图正常。诊断应考虑
  • 偏头痛

  • 解析: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痛,发作前常有暗点、闪光、视物模糊等先兆,头痛在先兆同时或先兆后60分钟内发生,多在先兆症状对侧的眶后部或额颞部开始,逐渐扩展至半侧头部或整个头部。头痛为搏动性,且逐渐加重,常伴恶心、呕吐、苍白或出汗、易激惹、疲劳感等。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头痛可持续4~72小时,1~2天后好转。

  • [单选题]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体征是
  • Janeway损害

  • 解析: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体征是Janeway损害,janeway是房室间的一条传导通路;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发生于视网膜的病变是Roth斑,Roth氏斑又称中心白点网膜出血,为许多全身性疾病的网膜出血特征。常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免疫复合物堵塞造成的。Roth的斑点在白血病,糖尿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恶性贫血见到。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5lmrv.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神经外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急救护理(正高) 中药学(副高)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营养(师)(代码:210)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住院医师规培(推拿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