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正常治疗反应,维持原有治疗
C
题目:11个月婴儿,人工喂养,未加辅食,反复腹泻3个月,渐见苍白2个月,对周围反应差,舌唇颤抖。RBC 2.0×1012/L,Hb 75g/L,血涂片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红细胞多见,可见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经维生素B12100μg,每周3次肌注及维生素C治疗4周后,反应已正常,颤抖消失,RBC 3.2×1012/L,Hb 95g/L。此种情况应属于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28岁已婚女性,多次自然流产,其姨表妹患有21-三体综合征,为避免她的子代又患此病,下列哪项预防措施应除外
妊娠期羊水细胞培养,并做酶及生化测定
[单选题]患儿男,6岁。因发现阴毛2个月就诊。查体:身高+2SD,无喉结。尚未变声,阴毛P3期,阴茎明显较同龄儿大,长6cm,周径5cm,双睾丸体积各3ml,皮肤无牛奶咖啡斑,但色稍深,骨龄10岁,头颅MRI检查为正常。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的临床特点
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化脓性改变
解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的表现为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淤点淤斑进行性增多、融合,中毒症状明显,很快发生感染性休克、DIC,但该型脑膜刺激征大多缺如,脑脊液外观澄清,细胞数大多正常。
[单选题]生后1个月黄疸,母乳喂养,生长发育正常
母乳性黄疸
[单选题]男,6岁,因发热、反复抽搐5年,诊断复杂型高热惊厥,不应有哪种情况
脑电图见高峰节律紊乱
解析:D。复杂性高热惊厥的主要特征包括①一次惊厥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②24小时内反复发作2次;③局灶性发作;④反复频繁的发作,累计发作总数5次以上。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过敏性紫癜的特点
血清IgA及补体C,降低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新生儿期的特点
生理调节功能基本成熟
[单选题]病情平稳后在局麻下做肾活检。病理报告:免疫荧光,IgG(++),IgA(++),IgM(++),C3(+++),Fib(++),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呈颗粒状沉积;光镜示肾小球增大呈分叶状,系膜细胞明显增生,肾小球滤过膜增厚并呈双轨状。根据以上病理报告可诊断为何种肾小球肾炎
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解析:根据WHO1982年关于肾小球疾病分类方案,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分为:①微小病变:免疫荧光阴性。光镜下基本不能发现病变,偶尔可见有系膜细胞轻度增殖或系膜基质轻度产生。②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指部分肾小球和(或)肾小球局部性的病变,病变的性质可以是硬化坏死、增殖、渗出等。③弥漫性病变。A.膜性肾病指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钉突形成,甚至呈梯状结。B. 增殖性病变:a.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b.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系膜细胞增生,系膜细胞及基质通过副系膜区插入内皮及肾小球基底膜之间,并由于免疫复合物的刺激,内皮细胞产生基膜样改变而致“双轨”现象;C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增生以致毛细血管腔狭窄;d.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该病是膜性增殖性肾炎的一种亚型,除具有膜性增殖性肾炎的改变外,主要是肾小球基底膜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电子致密物沉积;e.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包氏囊上皮细胞增生并形成新月体(半月体)改变。四、硬化性病变:肾小球肾炎各种病理改变的最终结果表现为弥漫性硬化,呈“玻璃球”改变。根据以上的病理特点。本例病理诊断为: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其余均为错误的。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e721d.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