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流行性乙型脑炎

A

题目:现在用灭活疫苗预防的疾病是

解析: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成年人骨骼和牙齿中的含钙量占人体总钙量的比例为
  • 99%


  • [单选题]某地土壤中砷的自然本底值为2mg/kg,土壤砷的卫生标准为15mg/kg,那么该土壤对砷的环境容量为
  • 13mg/kg

  • 解析:(答案:A)土壤对其污染物的环境容量就是该污染物的土壤卫生标准减去该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自然本底值,所得的差值即环境容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13mg/kg。

  • [单选题]某地调查了新生儿身长均数为58. lcm,标准差为2. 2cm;6岁儿童的身高均数为119. 5cm,标准差为3.4cm。若对比新生儿与6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采用
  • 变异系数


  • [单选题]淋病的病原体为
  • 细菌

  • 解析:淋病的病原体即奈瑟菌,是1879年由Neisseria首次分离出的淋病双球菌,因而淋病双球菌又称为奈瑟双球菌(Neisseriagon—orrhoeas)。淋病双球菌呈肾形,两个凹面相对,大小一致,长约0.7/,m,宽0.5/am。它是嗜二氧化碳的需氧菌,革兰染色阴性。

  • [多选题]
  • B. 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措施 C. 加强疫情和病毒变异的监测 D. 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 E.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下列疾病,主要采取哪项措施 麻疹 流行性感冒 钩端螺旋体病 乙型肝炎 感染性腹泻 正确答案:B,C,A,B,E(答案:121.B;122.C;123.A;124.B;125.E.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麻疹疫苗广泛使用之前,全国麻疹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自1965年麻疹疫苗广泛使用之后,全国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流行高峰基本削平。95%的麻疹病例出现在5岁以下,但6个月内的婴儿极少发病。广泛使用麻疹疫苗后,发病年龄明显后移,周期性流行的规律不复存在。目前,对麻疹的防治措施是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措施。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以起病急、传播快、病毒抗原变异大、具有周期性流行为其主要特点。流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目前尚缺乏能有效控制流行的措施,一旦出现新的亚型,各国都难幸免。目前,流感防治措施的重点是疫情监测,包括流感流行监测和病原学监测两方面。1)流行监测:流行监测是为了早期发现疫情,这是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的前提和基础。2)病原学监测:病原学监测是预测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为此,WHO设立了两个国际流感协作中心,并与许多国家流感中心保持直接联系。我国于1957年以预防医学科学院牵头,成立了国家流感中心,并建立了遍布全国的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其工作重点是分离鉴定病毒,分析抗原变异和调查人群免疫状况。流感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对流感流行趋势作出估计、预测,以便提前做好防治准备。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的分布广泛,遍及全球,但以东南亚国家为主,我国南方高于北方。全年均可发病,但夏秋季高发。凡接触疫水者均易感染钩端螺旋体。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在我国有稻田型、洪水型和雨水型流行。对钩端螺旋体的防治措施是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的措施。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在五型病毒性肝炎中,乙肝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目前,乙肝的防治措施是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措施。①接种疫苗: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手段,是预防乙肝的根本途径。②管理传染源:包括乙肝病人管理、HBsAg携带者管理、献血人员管理。③切断传播途径:包括防止医源性传播。    感染性腹泻是由病原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一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腹泻。所谓腹泻是指每日3次或以上的稀便或水样便。感染性腹泻主要表现为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发病率高,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可致死亡。对感染性腹泻的防治,目前主要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具体是:①“三管一灭”:即管理水源、管理粪便、管理饮食和消灭苍蝇。“三管一灭”是我国多年来提倡的预防腹泻病措施,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可大大降低腹泻病发病率。②注意个人卫生:主要是饭前便后洗手。③改善饮食:主要是提倡喝开水和使用清洁水,提高婴儿母乳喂养率。

  •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的措施B. 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措施

    加强疫情和病毒变异的监测

    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下列疾病,主要采取哪项措施

  • 解析:(答案:121.B;122.C;123.A;124.B;125.E.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麻疹疫苗广泛使用之前,全国麻疹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自1965年麻疹疫苗广泛使用之后,全国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流行高峰基本削平。95%的麻疹病例出现在5岁以下,但6个月内的婴儿极少发病。广泛使用麻疹疫苗后,发病年龄明显后移,周期性流行的规律不复存在。目前,对麻疹的防治措施是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措施。

  • [单选题]该疫苗的保护率为
  • 90%


  • [单选题]土壤中含氮化合物在氨化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和胺盐,这种现象是因为
  • 土壤中含氮化合物在氨化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和胺盐,这种现象是因为

  • 环境的自净作用

  • 解析:土壤中含氮化合物在氨化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和胺盐,这种现象是因为环境的自净作用。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e93rv.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神经外科(正高) 临床药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老年医学(副高) 小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2) 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5)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广东省药学专业初级 临床助理医师 临床营养(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