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口鼻干燥 皮肤干涩 毛发不荣 干咳少痰 痰黏难咯

ABCDE

题目:燥邪伤人引发的主要症状有( )。

解析: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常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至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燥易伤肺,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最易伤损肺津,影响肺的宣发与肃降,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黏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临床上,用于评价躁狂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的工具多为他评工具,如( )。
  • BRMS


  • [单选题]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不包括( )。
  • 药物的颜色

  •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1)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物溶解的一般规律是相似者相溶,主要是指药物和溶剂的极性程度相似,则易溶。药物的极性决定于药物的结构。另外,许多结晶性药物因晶格排列不同,分子间引力也不同,使溶解度不同。晶格排列紧密,分子间引力大,化学稳定性强,溶解度小,反之,则溶解度大。如核黄素有三种晶型,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差较大,其中Ⅲ型的溶解度比I型大20倍。丁烯二酸的顺反结构,其晶格引力不同,溶解度也不同,顺式溶解度为l︰5,反式溶解度则为l︰150。因此,在药剂中,研究药物作用和疗效时,往往在药物结构和晶型上要注意深入研究,以增加药物溶解度。(2)溶剂的极性:溶液型药剂能保持均匀状态,主要是溶剂的作用。溶解的经验规则是相似者相溶。一般是极性溶质溶解于极性溶剂中,而非极性溶剂溶解于非极性溶剂中。(3)温度:影响溶解度的大小,除了溶质和溶剂的内在因素外,温度是很重要的外界因素。(4)粒子大小:一般药物的溶解度与其粒子大小无关。但当粒子很小 (<0.1mm)时,药物的溶解度就会随粒径减小而增大。(5)加入第三种物质:溶液中加入药物和溶剂以外的其他物质可改变溶解度,如助溶剂、增溶剂可增加药物溶解度,而盐酸黄连素溶液加入氯化钠,因同离子效应而降低溶解度,甚至析出结晶。

  • [单选题]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129~132 题:
  • 酚羟基的葡萄糖醛苷化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e98k1.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骨外科(正高) 神经外科(正高) 病理学(副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疾病控制(副高)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69)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CDFI医师、技师 LA医师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