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是检测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盐溶液抵抗力的一个半定量试验,其结果增高可见于( )。
  • 正确答案 :ABC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单选题]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时,CD阳性一般指阳性细胞
  • 正确答案 :C
  • ≥20%


  • [单选题]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的脉冲大小取决于
  • 正确答案 :A
  • 细胞大小

  • 解析:脉冲振幅越高,细胞体积越大;脉冲数量越多,细胞数量越多。

  • [单选题]糖皮质激素可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降低的机制为
  • 正确答案 :C
  • 抑制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释放


  • [单选题]通过骨髓象检查,可确诊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急性白血病


  • [单选题]诊断原发性肝癌时,目前常用的血浆蛋白为
  • 正确答案 :B
  • AFP


  • [多选题]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采用脾切除的指征是
  • 正确答案 :ABD
  • 无法控制的溶血

    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有脾大或脾梗死引起的压迫和疼痛症状,患者难以忍受


  • [单选题]关于大肠埃希菌生物学性状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IMViC试验为++--

  • 解析:大肠埃希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少数菌株产生β溶血环。麦康凯(MAC)琼脂中的胆盐对其有抑制作用,耐受菌株能生长并形成粉红色菌落。发酵葡萄糖、乳糖产酸产气,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试验(IMViC试验)为++--。

  • [单选题]输血后出现钾中毒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D
  • 输入过多库存血


  • [多选题]出血时间测定常用于
  • 正确答案 :BC
  • 外科手术的出血筛选试验

    抗血小板药物的监控


  • [单选题]既有免疫黏附作用又有调理作用的主要补体裂解产物是
  • 正确答案 :B
  • C3b

  • 解析:补体裂解产物C3b、C4b和iC3b 等可与细菌、病毒等颗粒性物质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对其吞噬,为补体的调理作用。C3b与病毒或免疫复合物等结合后,还可介导后者与人红细胞及血小板等结合,利于吞噬细胞捕获与吞噬清除,此为免疫黏附。

  •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急淋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急粒时则明显升高

  • 解析: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其他细胞均呈阴性反应。其临床意义主要有:①急性化脓性感染时NAP活性明显升高,病毒性感染时其活性在正常范围或略低。因此,NAP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NAP活性明显降低,积分值常为0。类白血病反应的NAP活性极度增高,故可作为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鉴别的重要指标。③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减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NAP多增高;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一般正常或减低。故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的鉴别方法之一。④再生障碍性贫血时NAP活性增高;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活性减低,可作为两者的鉴别。⑤其他情况: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NAP升高;恶性组织细胞病时NAP活性降低。

  • [单选题]Ⅰ型遗传性PC缺陷症是指
  • 正确答案 :B
  • PC:A(活性)下降,PC:Ag(抗原)下降


  • [单选题]伤寒、副伤寒感染引起白细胞总数
  • 正确答案 :A
  • 减低

  • 解析:在某些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流感等时,白细胞计数减低,与细菌内毒素、病毒作用使边缘池粒细胞增多,循环池粒细胞减低,或抑制骨髓释放粒细胞有关。

  • [单选题]关于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有核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 [单选题]血清胆红素测定的标本必须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结果降低。其原因是
  • 正确答案 :C
  • 胆红素分子构型改变

  • 解析:血清胆红素测定的标本必须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结果降低。其原因是胆红素分子构型改变。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er261.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放射医学(正高) 中医全科学(正高) 妇女保健(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妇幼保健主治医师(代码:364)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影像)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