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木香的功效是( )
  • 正确答案 :A
  •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 解析: 木香功效行气止痛。临床应用:用于胸腹胀痛,胁肋疼痛及泻痢腹痛等症。1.木香,苦辛性温,芳香浓郁,行气力佳,能宣三焦之气滞,解寒凝之诸痛,然以疏理胃肠之气分阻滞为主,具有消胀除痛之卓功。唯行气宜生用,炒用则走散之性虽有丧失,却有实大肠之效用,常用于泻痢腹痛之症。

  • [单选题]患者,65岁。皮肤、巩膜黄染呈进行性加重,大便持续变白,病后消瘦明显。应首先考虑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胰头癌

  • 解析:胰头癌可压迫胆总管引起阻塞性黄疸,可见皮肤、巩膜黄染,大便持续变白,病后消瘦明显,多考虑恶性病变。

  • [单选题]患者男,71岁,常感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尿后余沥不尽,舌淡脉弱的临床意义是( )
  • 正确答案 :B
  • 肾气不固


  • [单选题]张某,女,32岁。发作时昏仆抽搐,流涎,或有吼叫,平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咳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病发后,症情加重,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治疗首选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E
  • 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辨病为痫病,痰浊藴结,气郁化火,痰火内盛,上扰脑神而见平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咳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病发后,症情加重,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辩证为痰火扰神证,方用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 [单选题]伤寒患者皮疹开始出现的时间是( )
  • 正确答案 :D
  • 病程的第6天


  • [单选题]菟丝子除能补肾固涩外,还具有的功效是( )
  • 正确答案 :D
  • 补肾阴


  • [单选题]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组成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A
  • 小建中汤

  • 解析:小建中汤的药物组成: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组成。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有机磷农药中毒毒蕈碱样症状的是
  • 正确答案 :E
  • 肌束颤动

  • 解析:肌束颤动属于有机磷中毒的烟碱样症状。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个人史的是
  • 正确答案 :E
  • 生育情况

  • 解析:个人史(1)出生、成长及居留的地点和时间(尤其应注意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区),受教育程度和业余爱好等(2)起居习惯、卫生习惯、饮食规律、烟酒嗜好及其摄入量,有无其他异嗜物和麻醉毒品摄入史,有无重大精神创伤史(3)从事过的职业,劳动保护情况及工作环境等。重点了解患者有无经常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并应注明接触时间和程度等(4)有无冶游史,是否患过下疳及淋病等(5)对儿童患者,除需了解出生前母亲怀孕及生产过程(顺产、难产)外,还要了解喂养史、生长发育史。

  • [单选题]患者,女,46岁,已婚。近2周带下量多,色赤白相兼,质稠,有气味,阴部瘙痒,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苔黄腻,脉细数。其治法是
  • 正确答案 :B
  • 滋肾养阴,清热利湿

  • 解析:患者阴虚失守,复感湿邪,湿郁化热伤及任、带,而致以上诸症。故治以滋肾养阴,清热利湿。

  • [单选题]具有防御外邪入侵作用的气是
  • 正确答案 :C
  • 卫气

  • 解析:卫气具有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

  • [单选题]气的概念源自
  • 正确答案 :E
  • 云气说

  • 解析:精气学说的形成和沿革,经历了气与“云气说”、精气与“水地说”的不同演变,最后发展成为中医学的本原论和中介论。

  • [单选题]具有宣肺降气、清热化痰功用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C
  • 定喘汤

  • 解析:定喘汤,降气剂,功用宣肺降气,清热化痰。重点在“宣肺降气”四个字。 泻白散,清脏腑热剂,清宣肺热,平喘止咳。没有,化痰之功。 桑杏汤,清宣温燥,润肺止咳。清燥救肺汤,清燥润肺,养阴益气。也没有化痰的功用。 清气化痰丸,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主要功用是化痰。

  • [单选题]人参用于抢救虚脱常用汤剂的剂量是
  • 正确答案 :E
  • 15~30g

  • 解析:人参煎服,3~9g;挽救虚脱可用15~30g。宜文火另煎分次兑服。

  • [单选题]厌食油腻,脘闷呕恶,便溏不爽的临床意义是( )
  • 正确答案 :A
  • 湿热蕴脾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l1o0y.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血液病(正高) 妇产科护理(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放射卫生(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LA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