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我国成人维生素C的RNI值为
  • 正确答案 :E
  • 100mg

  • 解析:我国成人维生素C的RNI值为100mg,答案为E。

  • [单选题]病例对照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 正确答案 :B
  • 分析流行病学


  • [单选题]关于外源化学物的概念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来源于人体以外的物质

  • 解析:外源化学物:是存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可通过一定的途径接触并进入机体,并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 [单选题]20世纪后期以来,影响健康最主要的因素是( )
  • 正确答案 :D
  • 行为生活方式因素


  • [单选题]某废棉花利用厂建厂仅1年,在整理旧棉花的工棚内常棉絮飞扬。在此工作的两名女工,每周日工休后上班时出现咳嗽、气急、胸部紧束感,下班休息一夜后,第二天毫无不适,与正常人一样。下列诊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棉尘症

  • 解析:患者在假日或周末休息后,第一天上班(星期一)接触棉尘2~3小时后,产生胸部紧束感、气急或胸部压迫感、胸部发凉、咳嗽、发热、畏寒、恶心、乏力等症状,多在工作的第二天后症状减轻乃至消失,故称为“星期一症状”。根据《棉尘病诊断标准》(GBZ56-2002)。

  • [单选题]关于体育锻炼对生长发育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可促进性发育过早发生,发挥更大的生长潜力

  • 解析:体育锻炼的作用 一、锻炼促进新陈代谢,进而促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使体内的营养物质积累显著超过消耗,达到促进生长发育的目的。 二、锻炼促进呼吸功能及心血管发育,使肺通气量增加,心脏收缩力增强,心搏出量增加,心率减慢。运动对青少年最大有氧能力的促进作用,对成年后的心功能有深远的良好影响。 三、锻炼对运动系统(包括神经、骨骼和肌肉)的发育起显著促进作用。 1、可减少交感神经张力,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使神经活动更加协调。 2、使骨骼增粗、骨髓腔增大,使骨皮质增厚,骨密度增加。 3、促进肌纤维增长变粗,线粒体氧化酶活性增加,使身体素质明显改善。 四、科学指导下的长期体育锻炼,是控制体重、调节身体成分的重要手段。 1、有效调节内分泌,使生长激素出现脉冲式分泌。 2、加速下丘脑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加快青春期体格生长。 3、可延缓性发育的过早发生,发挥更大的生长潜力。

  • [单选题]社会医学研究的主要人群是( )
  • 正确答案 :B
  • 全体居民

  • 解析:社会卫生状况 社会医学以群体为对象,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寻找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发现健康高危人群和弱势人群,确定防治工作的重点,对社会卫生问题作出社会医学的“诊断”。

  • [单选题]从统计学角度确定参考值范围最好是
  • 正确答案 :E
  • 结合原始数据分布确定参考值范围

  • 解析:从统计学角度确定参考值范围应该结合原始数据分布确定。

  • [单选题]盖林(Guerin)是( )
  • 正确答案 :D
  • 法国人


  • [单选题]为了解健康促进规划的进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而进行的评价是( )
  • 正确答案 :B
  • 过程评价


  • [单选题]实验流行病学方法不包括
  • 正确答案 :B
  • 病例报告


  • [单选题]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具有
  • 正确答案 :A
  • 文化依赖性

  • 解析:HRQOL是指在疾病、意外损伤及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件相联系的主观健康状态和个体满意度。健康状态和主观满意度构成了其主要内容,更多的是采用自我评价,常用的指标是主观指标,建立的基础是在个体的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下,故具有文化依赖性。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公共卫生执法文书的特点( )
  • 正确答案 :C
  • 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 [单选题]单纯性肥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D
  • 摄食过多,缺乏运动

  • 解析:肥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性肥胖主要因摄食量过多、“以静代动”的生活方式,缺乏运动等原因引起。另一种是继发性肥胖,因神经和内分泌功能失调或代谢性疾病引起。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lw341.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推拿学(副高) 环境卫生(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执业兽医(兽医全科类) 临床专业知识 主任/副主任护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