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胃镜下胃黏膜活检

D

题目:患者,男性,36岁,经常周期性上腹痛2年,空腹发作,夜间更甚,进食缓解查体:神清、语利,面色无华,血压110/70mmHg,脉搏80次/分。

解析:内镜检查是十二指肠球溃疡形态学诊断最可靠的方法,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多见于前壁,其次为大弯,再次为后壁,小弯,其形态基本与胃溃疡相同,胃镜的优点:在发现糜烂及比较浅的溃疡方面更敏感;能取得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在球变形等X线钡餐观察有困难时,胃镜可以直接观察有无溃疡。故D说法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热入营血或阴虚火旺可见的舌象是( )
  • 绛舌


  • [多选题]与IBS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
  • 抑郁症

    食物不耐受

  • 解析:1.有感染性肠炎的患者发生IBS的风险是无感染性肠炎患者的4.2倍2.IBS的风险在女性、服用过抗生素、抑郁、食物不耐受、神经质的患者中显著增加,并且这些可以作为肠炎严重程度的临床指标。在这些研究中存在相当程度的异质性。

  • [多选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上胃肠道邻近器官疾病包括
  • 胆道蛔虫病

    动脉瘤破入上消化道

    胰腺恶性肿瘤累及十二指肠

    胆结石

  • 解析: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1)胆道出血 胆管或胆囊结石、胆囊或胆管癌、术后胆总管引流管造成的胆道受压坏死、肝癌或肝动脉瘤破入胆道。(2)胰腺疾病 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3)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裂。(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 [多选题]糖皮质激素治疗克罗恩病的表述,正确的包括
  • 适用于本病活动期

    是目前控制病情活动最有效的药物

    有瘘管形成的应慎用

    使用初量要足

  • 解析:是目前控制病情活动最有效的药物,适用于本病活动期,尤其以小肠病变为主伴有肠外表现者。一般主张使用时初量要足、疗程偏长。剂量如泼尼松为 30 ~ 40mg/d 、重者可达 60mg/d ,病情缓解后剂量逐渐减少至停用,并以氨基水杨酸制剂作长程维持治疗。

  • [多选题]下述消化性溃疡的特点错误的是
  • 患者均有上腹痛

    出血后疼痛的节律性消失

  • 解析:消化性溃疡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局限于上腹部的腹痛,故C错。胃溃疡的局限性疼痛多位于剑下正中或偏左;起病多缓慢,病程长达数年或数十年,疼痛多在餐后1/2~2小时发作,经1~2小时胃排空后缓解,其规律是进食→疼痛→缓解。当溃疡较深,特别是穿孔性者,疼痛可涉及背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食后2~4小时又痛,也须进餐来缓解。其规律疼痛→进食→缓解。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病人常可痛醒。故AB对。出血后上腹部疼痛减轻或消失。故D错。与精神情绪、治疗反应等有关。故E正确。

  • [多选题]脓血便多见于以下哪些疾病 ( )
  • 菌痢

    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癌

  • 解析:结肠疾病:1)结肠息肉:2)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故选:ACD。

  • [多选题]慢性胰腺炎临床表现有
  • 不同程度的腹痛

    维生素缺乏症

    吸收不良综合征

    糖尿病

    黄疸

  • 解析:慢性胰腺炎是由于胆道疾病或酒精中毒等因素导致的胰腺实质进行性损害和纤维化,常伴钙化、假性囊肿及胰岛细胞减少或萎缩。主要表现为腹痛、消瘦、营养不良、腹泻或脂肪痢,后期可出现腹部包块、黄疸和糖尿病等。故全选。

  • [多选题]胃溃疡并发大出血时,可采用下列哪种措施
  • 去甲肾上腺素稀释口服

    质子泵抑制剂静脉注射

  • 解析:1.近几年来亦有人用去甲基肾上腺素溶液由胃管注入,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2.质子泵抑制剂静脉注。故CD正确。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y1nj3.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副高)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8) 病案信息技术(师)(代码:213)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医学基础知识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全科主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