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核素血池扫描
D
题目:男性,55岁,有慢性乙肝史10年,近4个月来右上腹隐痛、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就诊。体检:皮肤无黄染,右上腹肝区有轻度叩痛,肝脾不大,B超显示肝右叶有一2cm×3cm×4cm圆形低密度病灶。
解析:血池扫描也是一种放射性核素的扫描检查。其方法是将某些核素如99m锝或113m铟标记人血清白蛋白或红细胞,然后将这种制剂注入人体再作扫描。这种核素扫描主要用于肝血管瘤和肝癌的鉴别。肝癌主要是由肝动脉供血,核素标记的红细胞没有明显的滞留,而海绵状血管瘤是由大量的毛细血管丛所组成,核素标记的红细胞能长时间地滞留在血管瘤中。因此,通过动态的观察核素标记的红细胞在占位性病变滞留的特点,可以鉴别原发性肝癌和海绵状血管瘤。故D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进展期胃癌Bormmann分型中,最常见的是
溃疡浸润型
[单选题]男性,65岁,有高血压及冠心病多年,某晚参加宴会后次晨发现已死亡,检查发现床上有少量咖啡色渣液,左侧腰腹部有大片青紫斑。可能的死因是 ( )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多选题]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可同时伴有胃体黏膜灶性萎缩
可伴有浅表性胃炎
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无关
可能与胆汁反流有关
解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迄今尚未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缺铁性贫血:很多事实说明缺铁性贫血与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2.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空肠吻合术后,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胃蛋白酶反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3.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继续: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4.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但是萎缩性胃炎可能与之无关。一般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有以下治疗。1,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适用于伴有胃粘膜糜烂、萎缩及肠化生、异型增生者;伴有消化不良症状者,伴有胃癌家族史者。2,对消化不良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者,可给予抑酸抗酸、促胃肠动力药,胃粘膜保护药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及中药等。故E错误。
[多选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典型实验室检查可见
血清总胆汁酸升高
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
血清IgM升高
解析:1.肝功能检查:血清胆酸浓度增加,凝血酶原时间延。。2.抗线粒体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0%~100%,可作为诊断的重要参考。3.抗线粒体抗体、碱性磷酸酶、IgM三者并存对PBC有确诊意义。E是影像故错误。
[单选题]肝硬化的病理变化及演变发展包括以下四方面,除外 ( )
肝细胞内脂肪浸润
[单选题]关于阻塞性脂蛋白X的描述错误的是
正常人血清中也可出现
[单选题]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多见于
心源性水肿
[单选题]下列哪项与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Ⅲ诊断标准无关( )
腹痛、腹部不适在排便后改善
[单选题]女性,58岁。肝硬化病史18年,1天前聚餐后呕血,约1000ml,伴心慌、头晕、乏力,给予输血补液后好转,则呕血考虑为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y1z4y.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