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先血后便,其色黑褐的是近血

E

题目:以下关于大便主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解析:大便稀薄如水样,夹有不消化食物,多属寒湿;大便稀溏如糜,色深黄而黏,多属大肠湿热;便如黏冻;夹有脓血,是为痢疾。先便后血,其色黑褐的是远血;先血后便,其色鲜红的是近血。故此题应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栓剂的基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说法错误的是
  • 所含的不饱和基团较少,容易酸败

  • 解析:脂肪酸甘油酯中的脂肪酸为部分氢化的植物油,不饱和基团较少,稳定性增加。

  • [单选题]紫雪的主治病证是
  • 热盛动风证

  • 解析:紫雪,清热开窍,止痉安神。用于热入心包、热动肝风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故此题应选C。

  • [单选题]不属于医疗用毒性药品的是
  • 朱砂

  • 解析:医疗用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毒性药品的包装容器上必须印有毒药标志。在运输毒性药品的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事故。毒性中药品种:1、砒石(红砒、白砒);2、砒霜;3、水银;4、生马钱子 ;5、生川乌;6、生草乌;7、生白附子;8、生附子;9、生半夏;10、生南星;11、生巴豆;12、斑蝥;13、青娘虫;14、红娘虫;15、生甘遂;16、生狼毒;17、生藤黄;18、生千金子;19、生天仙子;20、闹羊花;21、雪上一枝蒿;22、红升丹;23、白降丹;24、蟾酥;25、洋金花;26、红粉;27、轻粉;28、雄黄。毒性西药品种:1、去乙酰毛花甙丙; 2、洋地黄毒甙;3、阿托品;4、氢溴酸后马托品;5、三氧化二砷;6、毛果芸香碱;7、升汞;8、水杨酸毒扁豆碱;9、亚砷酸钾;10、氢溴酸东莨菪碱;11、士的宁;12、A型肉毒毒素。

  • [单选题]五脏分阴阳,肝属于
  • 阴中之阳


  • [单选题]五脏主五液,心所主的液是
  • 解析:心在液为汗 汗液,是人体津液经过阳气的蒸化,从汗孔排出的液体。汗液排泄还有赖于卫气对腠理的开阖作用,腠理开则汗出,腠理闭则无汗。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均为水谷精气所化生,因此又有“汗血同源”之说。心主血,故又称“汗为心之液”。心气虚损,则可见自汗;心的阳气暴脱,即可见大汗淋漓等。反之,汗出过多,也可损伤心的阳气。

  • [单选题]核桃仁的粉碎方法应采用
  • 串油

  • 解析:桃仁、柏子仁、酸枣仁、紫苏子、核桃仁等含有较多油脂性药材,常需串油粉碎。

  • [单选题]横切面可见落皮层,内侧有木栓组织数个层带,韧皮部有5~7层石细胞环带,并可见胶丝团块的药材是
  • 杜仲

  • 解析:杜仲横切面显微鉴别:①落皮层残存,内侧有数个木栓组织层带,木栓细胞内壁特别增厚且木化,两层带间为颓废的皮层组织,细胞壁木化。②韧皮部有5~7条石细胞环带,并伴有少数纤维。射线2~3列细胞,近栓内层时向一方偏斜。③白色橡胶质(丝状或团块状)随处可见,以韧皮部为多。故此题应选D。

  • [单选题]清燥救肺汤的君药是
  • 桑叶

  • 解析:清燥救肺汤方中重用桑叶质轻性寒,轻宣肺燥,透邪外出,为君药。温燥犯肺,温者属热宜清,燥胜则干宜润,故臣以石膏辛甘而寒,清泄肺热;麦冬甘寒,养阴润肺。石膏虽沉寒,但用量轻于桑叶,则不碍君药之轻宣;麦冬虽滋润,但用量不及桑叶之半,自不妨君药之外散。君臣相伍,宣中有清,清中有润,是为清宣润肺的常用组合。人参益气生津,合甘草以培土生金;胡麻仁、阿胶助麦冬养阴润肺,肺得滋润,则治节有权;杏仁、枇杷叶苦降肺气,以上均为佐药。甘草兼能调和诸药,是为使药。故此题应选A。

  • [单选题]临床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是
  • 大青叶、金银花

  • 解析:大青叶的体外抗菌范围广,对细菌、病毒、钩端螺旋体、真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靛蓝、靛玉红可能是其抗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成分。大青叶、板蓝根抗病毒作用比较显著,对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均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而金银花也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①抗菌范围广: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绿脓杆菌。②抗病毒,提高动物抗病毒感染能力。③特点:金银花与连翘、青霉素等合用,抗菌作用互补或增强。④抗菌成分:绿原酸、异绿原酸。故此题应选C。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d0jvz5.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临床药学(副高) 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代码:363) 口腔医学技术(士)(代码:103) 病案信息技术(师)(代码:213) 口腔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眼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