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新生儿皮下坏疽

C

题目:生后15天的男婴突然高热、哭闹、拒食、昏睡,腰骶部皮肤红肿出现水疱,触之皮下空虚,有皮肤漂浮感,其原因可能是

解析:新生儿,起病急,腰骶部为皮下坏疽好发部位,触之皮下空虚,有皮肤漂浮感。气性坏疽为皮下积气,可触及捻发音。深部脓肿时,腰骶部皮肤可红肿但不会出现水疱。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不属于急性应激障碍治疗干预的基本原则是
  • 谈话

  • 解析:谈话不属于急性应激障碍治疗干预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原则是及时,就近,简介,紧扣重点。

  • [单选题]股骨头骨软骨病的病理分期是
  • 缺血期、血供重建期、愈合期、畸形残存期

  • 解析:此题超纲,考到的可能性很小。

  • [单选题]股骨颈骨折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最高的是
  • 完全性头下骨折

  • 解析:股骨颈头下骨折时骨折线位于股骨头下,股骨头仅有小凹动脉很少量的供血,致使股骨头严重缺血,故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会很大。骨折程度为彻底的完全性骨折对于血运影响比不完全骨折更严重。综上,完全性头下骨折最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故选A。

  • [单选题]男,30岁。发热,右大腿肿痛8天,体温达39.2℃。查体:右大腿外侧肿、压痛,诊为肌肉内感染。其临床上切开引流的指征是
  • 局部穿刺有脓

  • 解析:除面部外,任何化脓性感染,一旦脓肿形成保守治疗难以好转,均须切开排脓,充分引流。脓肿形成是一个过程,脓肿切开引流的时机是在脓肿已形成,临床上用局部穿刺抽脓,证实有脓即为手术处理的合理指征,也可配合用B超检查决定。而其他为临床表现或实验室检查,不能说明脓已形成,不是手术引流指征。

  • [单选题]有关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可引起血管性认知障碍

  • 解析:无症状脑梗死不会引起血管性认知障碍。

  • [单选题]某学生希望毕业后成为外科医师,因此他在临床实习中主动向老师请教,积极为患者服务,并能结合临床案例查阅相关文献,他的行为表现在意志品质中称为
  • 自觉性

  • 解析:学生积极请教、自学,简单分析便可知应选择"自觉性",故选A。

  • [单选题]根据求医的决定权,可将求医行为分成
  • 主动型、被动型、强制型

  • 解析:根据求医的决定权,可将求医行为分成主动型、被动型、强制型

  • [单选题]骨性关节炎最常累及的关节是
  • 膝关节,髋关节,远端指间关节

  • 解析:骨关节炎系由于老年或其他原因如创伤、关节的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引起关节软骨的非炎症性退行性变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临床可产生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症状。

  • [单选题]患儿女,2岁。查体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伴固定性分裂。最可能的诊断是
  • 房间隔缺损

  •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先天性心脏病血流动力学改变。正常情况下,第一心音主要是房室瓣由开放状态突然关闭所产生。第二心音是收缩期与舒张期的分界,第二心音响度主要决定于舒张期开始时主动脉和肺动脉内压力的高低。正常时肺动脉压力低于主动脉压力,所以主动脉瓣第二心音比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响。房间隔缺损时,出现左向右分流,使右心房血量增多,右心室扩大,大量血流通过肺动脉瓣时,形成相对狭窄,故可在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由于右心室容量增加,收缩时喷射血流时间延长,肺动脉压力增高,肺动脉瓣关闭落后于主动脉瓣。造成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并伴有不受呼吸影响的固定分裂。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d0wv55.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颌面外科学(正高) 推拿学(正高) 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2) 中医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8) 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代码:349)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内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