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以下不是用炒法制成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血余炭

  • 解析:焦白术,常用炮制方法: 一般来讲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修治:常见的方法有纯净药材、粉碎药材、切制药材。 水制:常见的方法有漂洗、闷润、浸泡、喷洒、水飞等。 火制:可分为炒、炙、烫、煅、煨、炮、燎、烘等八种。 水火共制:包括蒸、煮、炖、(氵单)、淬等方法。 其他制法:常见的方法有制霜、发酵、精制、药拌。

  • [单选题]当归芍药散的药物组成是
  • 正确答案 :D
  • 当归、芍药、川芎、茯苓、白术、泽泻

  • 解析:当归芍药散证 原文:妇人怀妊,腹中(疒丂)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芍药散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一斤 芎半斤一作三两 茯苓四两 白术四两 泽泻半斤 病因病机:本病由于肝虚气郁则血滞,脾虚气弱则湿停,肝病及脾,肝脾失调而致。 证候:腹中绵绵而痛、或拘急而痛,体倦、浮肿、白带量多、小便不利、泄泻等。 辨证:肝脾失调,气郁血滞湿阻。 治则:养血疏肝,健脾利湿。 方药:当归芍药散。方中重用芍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辅以当归养血活血,川芎行血中之气;茯苓、白术健脾除湿,泽泻用量亦重,意在渗湿于下。

  • [单选题]在经脉循行中"绕肩胛"的经脉是
  • 正确答案 :A
  • 手太阳小肠经

  • 解析: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少泽),沿着手背外侧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直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督脉),向下进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着食管,通过横膈,到达胃部,属于小肠。 手太阳小肠经分支   缺盆分支:从缺盆沿着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手太阳小肠经颊部分支:从颊部,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而又斜行络于颧骨部。

  • [单选题]根据骨度分寸法,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 )
  • 正确答案 :B
  • 5寸


  • [单选题]既能杀虫消积又能行气利水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槟榔

  • 解析:槟榔   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2012   应用:   肠道寄生虫病。   食积气滞,泻痢后重。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兼能缓泻通便。   水肿,脚气肿痛。既能利水,又能行气,气行则助水运。

  • [单选题]患者,男,38岁。疟疾已有三日,每隔一天发作,舌淡,脉弦。首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常山

  • 解析:常山 涌吐痰涎 截疟

  • [单选题]固冲汤原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炒白术

  • 解析:固冲汤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脾气虚弱,冲脉不固所致。治当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方中黄芪益气补脾,使脾统血;棕边炭收敛止血,固冲摄血,共为君药。脾气虚弱,以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统血;阴血外溢,以龙骨、牡蛎、五倍子固涩收敛止血,助棕边炭止血崩,共为臣药。出血伤血,以白芍补血敛阴止血;出血伤肝肾,以山萸肉补肝肾固精止泄;止血易留瘀,以海螵蛸、茜草固涩止血,并能化瘀,以冀止血不留瘀,共为佐药。诸药相互为用,补气固冲治其本,收敛止血治其标,标本兼顾,以取补脾固冲止血之效。

  • [单选题]白虎汤证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 :B
  • 辛寒清热

  • 解析:白虎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本方证由伤寒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或温病邪热传入气分所致。治宜清热生津 石膏、知母相须配合,知母助石膏清肺胃之热,又以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 白虎加人参汤:若白虎汤证,身热、汗多而脉大无力,或暑病身热、汗出、口渴而背微恶寒者,是热盛而津气两伤之候,宜加人参益气生津。

  • [单选题]养生中的"养"不包括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滋养


  •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之性是
  • 正确答案 :C
  • 阴静阳躁

  • 解析: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单选题]下列何症不会在枳实栀子豉汤证中出现
  • 正确答案 :D
  • 小便不利


  • [单选题]茯苓与薏苡仁的共同功效是
  • 正确答案 :E
  • 利水渗湿,健脾

  • 解析:茯苓   性能: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1.水肿。   2.痰饮。   3.脾虚泄泻。   4.心悸,失眠。2013   薏苡仁   性能: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2.脾虚泄泻。尤宜治脾虚湿盛之泄泻。   3.湿痹拘挛。   4.肺痈,肠痈。2013   用法用量:煎服。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 [单选题]太阴病的主要病机是( )
  • 正确答案 :E
  • 脾阳虚弱,寒湿阻滞


  • [单选题]肾经的原穴是
  • 正确答案 :B
  • 太溪

  • 解析:太溪 输穴;原穴 定位 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主治 ①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②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等阴虚性五官病证;③咳嗽、气喘、咯血、胸痛等肺部疾患;④消渴,小便频数,便秘;⑤月经不调;⑥腰脊痛,下肢厥冷。 操作 直刺0.5~0.8寸。阴谷 合穴 定位 屈膝,腘窝内侧,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 主治 ①癫狂;②阳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崩漏等泌尿生殖系疾患;③膝股内侧痛。 操作 直刺1~1.5寸。

  • [单选题]既能治疗崩漏,又能治疗疝气的穴位是
  • 正确答案 :B
  • 大敦

  • 解析:大敦 井穴 定位 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主治 ①疝气,少腹痛;②遗尿、癃闭、五淋、尿血等泌尿系病证;③月经不调、崩漏、阴缩、阴中痛、阴挺等月经病及前阴病证;④癫痫,善寐。 操作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 [单选题]四逆汤与当归四逆汤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甘草

  • 解析:四逆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本方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可用治太阳病误汗亡阳。治宜温壮阳气,回阳救逆。 方中生附子大辛大热,取其迅速峻猛,以温里壮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干姜温暖脾胃,助阳通脉,与附子相配伍,即附子偏于温先天之阳,干姜偏于温后天之阳,相互为用,相得益彰,功效倍增。炙甘草益气和中,既能助干姜、附子辛甘化阳以补阳,又能制约干姜、附子辛燥峻烈之性,并能调和药性。方药相互为用,以奏温里壮阳,回阳救逆功效。 四逆加人参汤:若四肢厥逆,畏寒蜷卧,脉微下利,利自止而余证仍在者,是阳亡液脱,宜加人参益气固脱、生津资液; 通脉四逆汤:若阴盛格阳,症见下利、肢厥、脉微、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而脉不出者,酌增附子、干姜用量以破阴回阳;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若“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再酌加猪胆汁引阳入阴,兼防格拒。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d6lyr1.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小儿外科(正高) 妇产科(正高) 口腔医学(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护理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辽宁初级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妇科) 公共基础知识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