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A
题目:
患儿男,8岁。眼睑水肿4天,伴头痛、尿呈深茶色2天就诊,2周前曾患扁桃体炎,经用青霉素治疗好转。
解析: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恶化、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为特征,病理呈新月体肾小球肾炎表现的一组疾病。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对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护理时应做到
严密观察血常规变化,发现有骨髓抑制现象时及时与医师联系
鼓励患儿多饮水以加快尿酸排泄
治疗前后1小时内避免进食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后应安置患儿平卧4~6小时
注意保护静脉以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解析:1)高尿酸血症的防治:特别注意尿量,检查尿沉渣和测定尿酸浓度,除鼓励患者多饮水外,要给予嘌呤醇治疗。2)当WBC>100×109/L时,应紧急处理,以减少由此导致的各种并发症。3)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后应安置患儿平卧4~6小时
[多选题]以下哪些是足月儿的特点
头发分条清楚
四肢屈肌张力高
足底纹理多
解析:特点有胎毛少,哭声响亮,皮肤红润,头发分条清楚,耳壳软骨发育好,耳舟清楚。睾丸降入阴囊,女婴大阴唇完全遮盖小阴唇,足底纹多而交错。
[多选题]下列符合抗精神病药物用药原则的是
对于合作的患者,给药方法以口服为主
每日1次或2次给药,急性患者也可3次或多次给药
症状缓解后,需要维持量治疗
治疗量因人而异,需要高度个体化
解析: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当一种药物无效更换另一种药物时,应注意是否用了足够的剂量维持了充分的时间,剂量不足和过早的换药是治疗过程中最易发生的错误 。通常认为足量药物维持6~8周后,无效才考虑更换药物 。药物需要根据病情而定 。具体用药原则为:在治疗开始的时候小剂量给药,以后逐渐增加剂量 。对于合作的患者,给药方法以口服为主,每日1次或2次给药,急性患者也可3次或多次给药,治疗量因人而异,需要高度个体化,症状缓解后,需要维持量治疗。故选ABDE。
[多选题]符合肢体被动运动原则的是
先上肢后下肢
运动幅度由弱到强
运动量由小到大
运动时间由短到长
解析:符合肢体被动运动原则的是先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先上肢后下肢;运动幅度由弱到强;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时间由短到长。故选ACDE。
[多选题]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特点有
早产儿多见
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
夏天发病由感染引起者多见
严重患儿的常见死因是肺出血、循环衰竭
解析: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简称新生儿冷伤,主要由受寒引起,其临床特征是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硬肿,此时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化病。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以出生3日内或早产新生儿多见。发病初用表现体温降低,吮乳差或拒乳、哭声弱等症状;病情加重时发生硬肿和多器官损害体征。
[多选题]符合小儿泌尿系解剖特点的是
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越大,位置越低
输尿管发育不全,易发生尿潴留和泌尿系感染
新生女婴尿道较短,仅1cm
解析:解剖特点:小儿年龄越小,肾相对越大,婴儿期肾位置也较低;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全,易造成尿浦留而诱发泌尿道感染;婴儿膀胱位置相对较高,尿液充盈后其顶部常在耻骨联合以上,腹部触诊易扪到膀胱;女婴尿道较短,新生女婴尿道仅长lcm;男婴尿道虽较长,但常有包茎,污垢积聚时也 可致上行性细菌感染。故选ABD。
[多选题]8个月小儿正常发育标准是
身长68cm
体重8kg
头围45cm
重复成人发出的简单音节
出现视深度的感觉
解析:8个月的宝宝应该会自行的坐着了的,有的宝宝可能已经会爬了的,也有的会无意识的喊爸爸妈妈了;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实际上这是一种立体知觉;身高(cm):63.9-78.9(平均71.2);体重(KG) :6.46-12.6(平均9.05)
[多选题]为疼痛患者实施止痛措施时正确的是
药物与非药物止痛方法联合使用
当患者出现明显疼痛时,护士立即报告医师,并采取有效措施
对中等程度疼痛的患者,可采用非麻醉性止痛药
疼痛原因未明,禁止使用任何镇痛药
给药后20~30分钟,须评估和记录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解析:为疼痛患者实施止痛措施时这些做法都是正确:药物与非药物止痛方法联合使用;当患者出现明显疼痛时,护士立即报告医师,并采取有效措施;对中等程度疼痛的患者,可采用非麻醉性止痛药;疼痛原因未明,禁止使用任何镇痛药;给药后20~30分钟,须评估和记录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故ABCDE正确。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d9lw.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