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儿童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共()次。
  • 正确答案 :C
  • 8次

  • 解析:答案:C

  • [单选题]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儿入院时的双下肢肢体在平面上能带动关节活动,能克服地心引力,可判断患儿的肌力是
  • 正确答案 :D
  • Ⅲ级

  • 解析:肌力按0~5级分类,O级为肢体完全瘫痪,无肌肉活动;I级为关节无活动,但肌肉及肌腱有轻微的收缩或指、趾活动(接近完全瘫痪);Ⅱ级为肢体可以作水平运动,但不能克服地心引力(重度瘫痪);Ⅲ级为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引力,但不能对抗阻力(轻度瘫痪);Ⅳ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和阻力,但肌力减退,轻瘫试验阳性(接近正常);V级为肌力完全正常。因此本例题的肌力为Ⅲ级。

  • [单选题]该小儿体重小于第3百分位数、身长在第5~90百分位数之间,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B
  • 营养不良

  • 解析:生长激素缺乏者身长多小于第3百分位数或低于2个标准差。呆小症、软骨发育不良多有特殊外貌及智力发育落后等表现。

  • [单选题]6岁男孩,面色苍白20天,皮肤出血点、牙龈出血2周。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牙龈轻微出血,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血常规WBC 1.5×109/L,Hb60g/L,PLT 25×109/L,MCV 82fl,外周血涂片白细胞、红细胞形态正常,血小板分布稀疏。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D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单选题]典型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制为
  • 正确答案 :A
  • 苯丙氨酸-4-羟化酶缺陷


  • [单选题]结核菌引起人体发病最主要取决于
  • 正确答案 :E
  • 细胞免疫的强弱


  • [单选题]若患儿ROP筛查病变眼底筛查时发现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嵴隆起,见少许瘢痕组织样纤维增生,未突人玻璃体。该患儿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第几期
  • 正确答案 :B
  • 2期

  • 解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五期。Ⅰ期:视网膜后极部有血管区与周边无血管区之间出现一条白色平坦的细分界线。Ⅱ期:白色分界线进一步变宽且增高,形成高于视网膜表面的嵴形隆起。Ⅲ期:嵴形隆起愈加显著,并呈粉红色,说明新生血管不仅长入嵴内且发展到嵴上。此期伴纤维增生,并进入玻璃体。Ⅳ期:部分视网膜脱离,又分为A与B2级。ⅣA为周边视网膜脱离未累及黄斑,ⅣB为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视网膜脱离多属牵引性,但亦有渗出性。Ⅴ期:视网膜全脱离,常呈漏斗型,可分为宽漏斗、窄漏斗、前宽后窄、前窄后宽4种。所以答案选B。

  • [多选题]结核性脑膜炎的典型脑脊液改变如下,但除外()。
  • 正确答案 :D
  • 蛋白质、糖含量升高

  • 解析:答案: D

  • [单选题]关于新生儿先天梅毒的皮肤表现,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皮肤损害常反复发作数年,无传染性

  • 解析:早期梅毒皮肤初疮有传染性。

  • [多选题]急性风湿热发作的变性渗出期病理可累及的组织是
  • 正确答案 :ABCDE
  • 心肌

    心内膜

    心包膜

    关节

    皮肤

  • 解析:ABCDE。急性风湿热发作的变性渗出期病理可累及的组织主要存在于,心肌和心内膜(包括心瓣膜),特点为形成风湿小体;此外,风湿小体还可分布于肌肉及结缔组织,好发部位为关节处皮下组织和腱鞘,形成皮下小结,是诊断风湿热的病理依据。

  • [单选题]该患儿的身长约为
  • 正确答案 :B
  • 65cm

  • 解析:B。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生后第1年身长增长最快,约为25cm:前3个月身长增长11~12cm,约等于后9个月的增长值,1岁时身长约75cm。

  • [单选题]患儿男,10岁,因饮酒过多入院。查体:昏睡状,呼吸浅慢,皮肤湿冷,脉细弱,四肢阵阵抽动。关于急救处理,以下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苯巴比妥200mg肌注止惊


  • [单选题]患儿在治疗期间,四肢抽动频繁,首先采用下列哪项措施
  • 正确答案 :C
  • 静脉缓慢注射苯巴比妥20mg/kg

  • 解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出现频繁抽搐,在没有明显缺氧时首选镇静止惊,而不是给氧吸痰,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作为广谱的抗生素可以在严重感染时应用,但有引发抽搐的可能,所以中枢感染抽搐的患儿不用。

  • [单选题]该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 正确答案 :C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 解析: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又称。Bruton病。是由于X染色体上Bruton酪氨酸激酶(BTK)基因突变,使B细胞系列发育障碍引起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为原发性B细胞缺陷的典型代表,也称为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仅男孩发病。以反复发生细菌性感染为主要临床特征。由于母体IgG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故患儿一般在出生后数月内可不出现任何症状。随着母体IgG的不断分解代谢而逐渐减少,病儿多于生后4~12个月开始出现感染症状。外周血缺乏B细胞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IgM和IsE)明显下降是该病的主要实验室特征。

  • [单选题]体格生长处于稳步增长阶段
  • 正确答案 :C
  • 学龄前期


  • [单选题]结核性脑膜炎合并的脑性失盐综合征是由于
  • 正确答案 :C
  • 醛固酮分泌减少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dw12k1.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口腔内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口腔医学(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健康教育主治医师(代码:365)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辽宁初级药士 住院医师规培(耳鼻咽喉科)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