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鼓膜穿刺部位应位于鼓膜的
  • 正确答案 :A
  • 前下

  • 解析:鼓膜穿刺部位应位于鼓膜的前下。

  • [单选题]鼻尖及鼻翼处易发生疖肿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A
  • 鼻尖及鼻翼处皮肤含较多的汗腺和皮脂腺

  • 解析:鼻尖及鼻翼处易发生疖肿的原因是鼻尖及鼻翼处皮肤含较多的汗腺和皮脂腺。故答案选A。

  • [单选题]在浓度、剂量接触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引起咽部化学损伤最严重的是 ( )
  • 正确答案 :C
  • 氢氧化钠

  • 解析:浓度、剂量接触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碱烧伤大于酸烧伤。

  • [单选题]影响上呼吸道职业病的发病因素除个人内在因素、个人卫生知识、现场条件、工龄长短外,与之有关的主要是
  • 正确答案 :C
  •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 解析:除题干中所列的影响职业病的发病因素外,最主要的发病因素是生产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物理性因素,如高、低温,高、低气压等;化学因素,如酸、碱、农药等;生物因素,如有害菌等。以上物质被吸入呼吸道可损害全身。

  • [单选题]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引起鼻出血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D
  • 内源性凝血酶原减少


  • [单选题]不能维持正常呼吸运动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以上均是

  • 解析:维持正常呼吸运动需要有节律的呼吸运动,呼吸道通畅,肺血液循环和肺泡气体交换功能的完整性。本题A项胸廓开放,维持呼吸运动的胸腔负压消失,致使肺泡的气体交换功能被破坏。B项既包括下呼吸道阻塞情况又有肺血液循环障碍及肺泡换气功能障碍。D项主要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肺血液循环量不足。

  •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左耳鸣40天。初为间断性,数天后改为持续性,高调如蝉叫。近15天左面部麻木,咀嚼无力,并伴头晕,非旋转性走路不稳,左偏。2天前左耳听力下降,无耳流脓史。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D
  • 听神经瘤


  • [单选题]诊断鼻中隔脓肿最有价值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C
  • 鼻中隔局部穿刺

  • 解析:鼻中隔脓肿最有价值的方法是鼻中隔局部穿刺。

  • [单选题]妊娠期营养不良,胎儿缺钙致喉软骨软化而发生
  • 正确答案 :E
  • 先天性喉喘鸣


  • [单选题]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检查可出现
  • 正确答案 :C
  • 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


  • [单选题]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误咽异物后,小者可用进食饭团或韭菜等方法将异物推下,不奏效时及时就医

  • 解析:进食异物后,禁忌大口进食其他食物试图将异物推入胃内,因在此过程中可能发生更为严重的食管损伤,甚至发生大出血而死亡。

  • [单选题]鼻异物中破坏性较大的是
  • 正确答案 :C
  • 非生物性异物

  • 解析:鼻异物中破坏性较大的是非生物性异物。

  • [单选题]脑干病变者可出现
  • 正确答案 :E
  • 平稳跟踪试验曲线Ⅲ型


  • [单选题]治疗耳气压伤,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早期鼓膜修补术

  • 解析:中耳气压伤发生后应用各种方法使中耳内、外气压达到平衡,A、B、C项的方法均可应用。当鼓室积液或积血时,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可切开鼓膜或鼓膜穿刺。若鼓膜破裂,则应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待其自愈,而不必早期修补。

  • [单选题]患者男,45岁,咽部不适,异物梗阻感10余年,干咳,晨起刷牙恶心。检查: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下咽喉部未见新生物,颈部无包块及压痛,在诊断为“慢性咽炎”时,不需相鉴别的疾病是
  • 正确答案 :C
  • 慢性中耳炎

  • 解析:临床上诊断慢性咽炎时常应与慢性胃炎、早期食管癌、食管炎、咽异感症和茎突过长综合征鉴别,但慢性中耳炎不会引起题干信息中的症状和体征,故正确答案为C。

  • [单选题]多数学者认为致鼻硬结病的病原体是
  • 正确答案 :D
  • 鼻硬结杆菌

  • 解析:鼻硬结病是由鼻硬结杆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肉芽肿性病变。病变多原发于鼻部,可累及鼻旁窦、软腭、咽喉、气管等部位。病理学分为萎缩期、硬结期、瘢痕期,但临床常见到各期病变同时存在的病例。其中典型的病变特征是Mikulicz细胞、品红小体即RusSel小体出现于硬结期。鼻硬结杆菌可见于萎缩期及硬结期。诊断主要依据活组织检查,查见典型的病变特征或硬结杆菌即可确诊。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硬结期放射治疗效果好,瘢痕期以手术治疗为主。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dwe6r9.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中医内科学(正高) 中医护理(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 卫生毒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9)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